Ⅱ卷必考题型专练1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限时:25分钟)1.(2016·唐山二模)将长势相同的A、B、C三组水稻幼苗,分别培养在成分相同、营养充足的培养液中。A组幼苗根部注射“呼吸阻断剂”;B组培养液中添加较高浓度蔗糖溶液;C组不做任何处理。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处理相同的一段时间。请回答:(1)实验测得A组对矿质离子的吸收量比C组少,原因是根部细胞呼吸受阻,供能不足,影响了根细胞对矿质离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2)实验测得B组对水的吸收量比C组少,原因是根部细胞外液浓度高于细胞内液浓度,影响了根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3)实验测得A、B组有机物增加均比C组少。A组增加少的原因是矿质离子影响了幼苗的光合作用,如缺少Mg2+会影响____________的合成;B组增加少的原因是植株吸水量较少,导致叶片上的________________,直接影响了光合作用的________(填“光反应”或“暗反应”)。【解析】(1)物质跨膜运输中,只有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实验测得A组对矿质离子的吸收量比C组少,原因是根部细胞呼吸受阻,供能不足,影响了根细胞对矿质离子的主动运输过程。(2)实验测得B组对水的吸收量比C组少,原因是根部细胞外液浓度高于细胞内液浓度,影响了根细胞的渗透吸水过程。(3)镁是合成叶绿素的必要元素,因此植物缺镁会影响光合作用的强度;B组根部细胞外液浓度高于细胞内液浓度,使植物失水过多,导致叶片上的(部分)气孔关闭,二氧化碳吸收减少,直接影响了光合作用的暗反应。【答案】(1)主动运输(2)渗透吸水(3)叶绿素(部分)气孔关闭暗反应2.(2016·青岛期末)图甲为某油料作物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变化曲线;图乙为密闭容器中种子萌发初期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的变化曲线。(1)图甲中曲线a→c段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曲线c→d段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其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乙中,表示O2吸收量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e点之前,曲线①对应的细胞呼吸方式为__________。(3)向密闭容器中充入N2以提供无CO2的实验条件,在适宜光强条件下,测得油菜苗叶肉细胞间隙的CO2浓度稳定在62μmol·m-2·s-1。说明油菜叶肉细胞的净光合速率为________μmol·m-2·s-1,此时,叶肉细胞内的细胞器________释放的CO2较多地被________。【答案】(1)种子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幼苗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多于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光照、适宜的温度和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碳(2)②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3)0线粒体固定(叶绿体吸收)3.(2016·成都一模)为探究土壤干旱对某种植物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实验开始时土壤水分充足,然后实验组停止浇水,对照组土壤水分条件保持适宜,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导学号:15482096】(1)绿叶中的叶绿素存在于叶绿体的______________上,叶绿体中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有两方面用途,一是______________,二是促成ATP的形成。在暗反应阶段,接受能量并被还原的C3一部分形成糖类,另一部分则形成________,使卡尔文循环持续进行。(2)该实验过程中,实验组叶片表皮细胞中细胞液浓度的变化是逐渐________;该植物根尖细胞中,能消耗O2的场所是________,能产生CO2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组植物第2~4天光合作用速率逐渐下降,可能主要是缺水导致叶片内________下降引起的,第4天后光合作用速率下降的原因还与______________下降有关。【解析】(1)绿叶中的叶绿素存在于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叶绿体中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有两方面用途,一是将水分解成氧气和[H],二是促成ATP的形成。在暗反应阶段,接受能量并被还原的C3一部分形成糖类,另一部分则形成C5,使卡尔文循环持续进行。(2)该实验过程中,实验组叶片表皮细胞中细胞液浓度的变化是逐渐增大。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释放少量能量;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释放少量能量;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释放大量能量。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无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