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踪检测评估15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1733年,英国人凯伊发明的飞梭将织布所需的劳动减少了一半,所以纺织厂主们很快就采用了他的发明。凯伊在纺织工人们的唾骂声中逃往法国,最后穷困潦倒,客死他乡。凯伊落得如此结局的原因是()A.工人们已习惯用手摇纺织机织布B.凯伊的创新发明在英国受阻C.纺织厂主与工人在利益方面发生冲突D.凯伊的创新发明大大减少了人力需求解析:材料中“飞梭将织布所需的劳动减少了一半,所以纺织厂主们很快就采用了他的发明”,与A项矛盾,故A项错误;凯伊的创新发明在英国受阻,只是表层原因,故B项错误;C项原因也只是一个方面的原因,故C项错误;B项与C项现象之所以发生,根源可以追溯到D项,故D项正确。答案:D2.[2019·山东济南一模]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举例说,在一个小扣针厂,十个工人要协作承担十八种操作工序,他们虽然很穷,必要的机械也很简陋,有人还要兼任不同操作,但只要勤勉工作,这十个人每日可完成多达48000个扣针。据此可知()A.手工工场技艺严重落后B.生产分工促进产业进步C.机器生产成为普遍现象D.工业革命催生自由主义解析:题干中的例子是使用机器进行生产,而不是手工工场,故A项错误;“十个工人要协作承担十八种操作工序”说明在机器生产下,出现了分工协作,“这十个人每日可完成多达48000个扣针”说明在分工协作下,生产效率有了很大提高,即促进了产业的进步,故B项正确;题干中的材料主要论述在机器生产的前提下,通过分工协作的生产方式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高,没有谈及机器生产普遍问题,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谈及自由主义这种经济思想,故D项错误。答案:B3.“被工业革命推上权势顶峰的是这样一些人,他们中大多数……没有光荣的族谱和坚强的后盾……自己穷困潦倒。在工业革命的风暴中,他们凭自己的创造才能取得发明专利,更凭精明的计算开办工厂,在社会财富的梯级上越爬越高。”材料旨在说明()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B.英国工业革命中贵族阶层的衰落C.英国工商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D.工业革命中英国社会阶层结构变化解析: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材料无法反映贵族阶层衰落,B项错误;材料无法反映“力量壮大”,C项错误;材料信息“被工业革命推上权势顶峰”“没有光荣的族谱”“在社会财富的梯级上越爬越高”说明工业革命使英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变化,故D项正确。答案:D4.[2019·湖南省长郡中学月考]“劳动从乡村转移到城市,从户外转向室内,从家庭小作坊转向工厂和矿场,从相对健康的环境转向不那么健康的环境,……”这说明()A.家庭手工业已经不复存在B.工业经济完全取代了农业经济C.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D.生产领域开始出现革命性变化解析:据材料“劳动从乡村转移到城市,从户外转向室内,从家庭小作坊转向工厂和矿场,从相对健康的环境转向不那么健康的环境”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带来劳动力的转移,工厂制度的出现,环境污染等问题,在生产领域出现了变化,故D项正确。答案:D5.前工业化时代,英国儿童常被作为“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劳动力资源”参加社会生产劳动;工业革命早期,“工厂儿童”俨然成为儿童的代名词;19世纪80年代,学校被认为是儿童“恰当的去处”,学校儿童亦被视作“在未来诸多方面具有投资价值”。这一变化()A.源于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B.催生了英国近代教育事业C.推动了福利国家制度诞生D.缓解了劳动力短缺的问题解析:从前工业化时代到工业革命早期再到工业革命后,儿童从参加社会生产到进入工厂再到就学而投资未来,显示了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儿童的价值被深入挖掘,故A项正确;近代教育事业在中世纪晚期就已经产生,故B项错误;福利制度诞生应该在罗斯福新政时期,故C项错误;工业革命时期,劳动力十分短缺,故D项错误。答案:A6.[2019·黔东南州一模]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到1900年时,欧洲人从阿根廷和澳大利亚进口牛肉和羊毛,从巴西进口咖啡,从爪哇进口蔗糖……欧洲资本同样也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这反映了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