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乘法分配律》教学案例VIP免费

《乘法分配律》教学案例_第1页
1/2
《乘法分配律》教学案例_第2页
2/2
《乘法分配律》教学案例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把问题解决提升到课程总目标。要求培养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意意识……《乘法分配律》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元例3的内容。本单元教材的一个鲜明特点是:不再仅仅给出一引起数值计算实例,让学生通过计算,发现规律,而是结合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借助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和认识运算定律。学习乘法分配律这部分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概括能力。同时,学好乘法分配律是学生以后进行简便计算的前提和依据,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乘法分配律”的教学中,学生往往容易出现两方面的错误:一是没有正确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只停留在套用公式的层面上;二是对乘法分配律的各种变式理解模糊。之所以会出现以上错误,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教学时教师只注重局部,没有整体把握缺乏“系统”这一教学观念;二是教学时一味遵照教参里划定的课时,不敢越雷池一步,忽略了学生对各种变式接受的程度。因此,在乘法分配律的教学中,为避免上述易错问题的产生,需要深入钻研教材,运用系统论的原理和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来重组教材,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不同的问题,采用猜测验证、互动交流等途径,促进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深刻理解和主动建构。[案例一]情境铺垫,发现规律的结构特征。1、由于课本例题图是综合了几个例题,各项信息之间会造成干扰,不利于本节课的开展,教材是为我们提供教学的参考而不是为教材而教学,因此我改变了例题,设计了新的情境,利用课件动态演示主题图:广场在一个长方形花圃里栽了玫瑰花和菊花。2、让学生在小组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并提练出两个与本课相关、较具研究价值的问题:(1)这个花圃一共占地多少平方米?(2)如果在这个长方形花圃外围围上栅栏,栅栏至少需要多少米?3、然后要求学生列出综合算式不计算,并提炼方法:求面积的两种主要方法:(36+24)×10或36×10+24×10;求周长的两种主要方法:(60+10)×2或60×2+10×2。分别让学生说说两种解法的思路。4、引导比较:这两个实际问题都可以用两种方法来解决,仔细观察,这两种方法分别有什么共同点?我让学生小组讨论发现:一种方法是“先求和,再相乘”,另一种是“先分别乘,再求和”。并且指出“先求和,再相乘”和“先分别乘,再求和”分别是这两种算式的结构。[前苏联著名的斯托利亚尔是这样认为的:数学课堂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而数学活动必须是有思维的活动。这样的设计,把问题与课题紧密联系起来,既为学生提供问题情境,又有助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从结构入手掌握规特征。][案例二]引导联想,举例验证结构特征。1、像这样用两种结构的算式解决的实际问题有很多,你能举举例子吗?教师也可用课件帮助举例,并且让学生说说自己所列的算式属于哪一种结构。2、引导观察,解决相等关系:在这里,具有这两种结构的算式具有怎样的大小关系(相等)用“=”连接。3、设问:是不是具有这两种结构的两个算式一定相等呢?得出:仅仅具有这样的结构特征还不能说明两个算式相等,必须要关注数据是否也符合一定的特征。[案例三]深入探究,发现规律的数据特征。1、研究数据中存在的规律。提问:数据应该具备怎样的特征呢?提示:等号左边是三个数,等号右边却变成了四个数了,是怎么变的?是不是只要具备这样的结构特征,又具备这样的数据特征,两个算式就一定相等呢学生举例。学生讨论、交流。得出:如果具备这样的结构特征,同时还具有这样的数据特征,那么这两个算式一定相等。2、研究规律的合理性。提问:这样的现象是巧合,还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呢?你能用学到的知识去解释这样的现象吗?引导学生利用乘法意义去解释这个现象的科学性。3、抽象概括乘法分配律。看来,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规律,你能用一个字母式表示出这一规律吗?让学生尝试表示,并说说所表示的是否具有结构特征,同时也具备数据特征。...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乘法分配律》教学案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