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突破练3信息给予类1.(2019湖南衡阳八中高三测试)研究发现,直肠癌患者体内存在癌细胞和肿瘤干细胞。用姜黄素治疗,会引起癌细胞内BAX等凋亡蛋白高表达,诱发癌细胞凋亡;而肿瘤干细胞因膜上具有高水平的ABCG2蛋内,能有效排出姜黄素,从而逃避凋亡,并增殖分化形成癌细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肿瘤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过程都需要消耗ATPB.编码BAX蛋白和ABCG2蛋白的基因都属于原癌基因C.肿瘤干细胞与癌细胞中基因的执行情况不完全相同D.用ABCG2抑制剂与姜黄素联合治疗,可促进肿瘤干细胞凋亡2.(2019湖南长沙雅礼中学月考)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是某油料作物细胞中的一种中间代谢产物,在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B和b)的控制下,可转化为油脂或蛋白质。某科研小组通过RNA干扰的方式获得了产油率更高的品种,基本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油料作物群体中产油率高植株和产蛋白高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2种和3种B.图示过程①和②所需的酶分别为逆转录酶和RNA聚合酶C.该研究通过使基因B表达出来的酶b结构异常来提高产油率D.图示过程①和②产生的RNA形成的双链部分嘌呤数目和嘧啶数目一定相等3.(2018北京东城二模)美洲热带的切叶蚁只吃它们用叶子碎片“种”出来的真菌A;真菌B会攻击并毁坏切叶蚁的菌圃;一种生活在切叶蚁身上的放线菌能产生抑制真菌B生长的抗生素:这种放线菌主要靠切叶蚁独特的腺体分泌物生存。根据上述信息,不能得出的推论是()A.切叶蚁单一的食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上述生物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生物群落C.切叶蚁和真菌B的种群数量相互制约D.切叶蚁和放线菌互惠互利,共同进化4.(2019山东临沂三模)研究发现,肿瘤细胞能释放一种携带特殊“癌症蛋白”的“微泡”结构。当“微泡”与血管上皮细胞融合时,“癌症蛋白”作为信号分子促进新生血管异常形成,并向肿瘤方向生长。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A.“癌症蛋白”的形成需要核糖体、高尔基体参与B.“癌症蛋白”作为膜蛋白成分参与新生血管的生长C.“微泡”的活动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且消耗能量D.“癌症蛋白”影响了血管上皮细胞基因的选择性表达5.(2019湖南永州一模)5-溴尿嘧啶(5-BU)是胸腺嘧啶的类似物,可取代胸腺嘧啶。5-BU能产生两种互变异构体,一种是酮式,一种是烯醇式。酮式可与A互补配对,烯醇式可与G互补配对。在含有5-BU的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得到少数突变型大肠杆菌,突变型大肠杆菌中的碱基数目不变,但(A+T)/(C+G)的碱基比例不同于原大肠杆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5-BU诱发突变的机制是阻止碱基配对B.培养过程中可导致A//T对变成G//C对,或G//C对变成A//T对C.5-BU诱发突变发生在DNA分子复制过程中D.5-BU诱发突变的机制是诱发DNA链发生碱基种类替换6.下图为某植物叶肉细胞中有关甲、乙两种细胞器的部分物质及能量代谢途径示意图(NADPH指[H]),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可以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参与这一过程的两类色素为,其中大多数高等植物的需在光照条件下合成。(2)在甲发育形成过程中,细胞核编码的参与光反应中心的蛋白,在细胞质中合成后,转运到甲内,在(填场所)组装;核编码的Rubisco(催化CO2固定的酶)小亚基转运到甲内,在(填场所)组装。(3)甲输出的三碳糖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可被氧化为后进入乙,继而在乙的(填场所)彻底氧化分解成CO2;甲中过多的还原能可通过物质转化,在细胞质中合成NADPH,NADPH中的能量最终可在乙的(填场所)转移到ATP中。(4)乙产生的ATP被甲利用时,可参与的代谢过程包括(填序号)。①C3的还原②内外物质运输③H2O裂解释放O2④酶的合成7.细胞自噬是指细胞通过降解自身结构或物质使细胞存活的自我保护机制。细胞面临代谢压力时,细胞可降解自身大分子或细胞器为生存提供能量。下图1、图2为细胞自噬的信号调控过程,AKT和mTor是抑制细胞凋亡和自噬的两种关键蛋白激酶。图1图2(1)据图1所示,营养物质充足时,胰岛素与受体结合,激活来抑制凋亡,激活的该酶一方面可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另一方面可以促进葡萄糖分解为进入线粒体产生大量ATP。在ATP充足时激活的mTor抑制自噬的发生。(2)据图2所示,当环境中营养物质或胰岛素缺乏时,mTor失活,酵母细胞通过启动过程为细胞提供ATP;如果上述过程无法满足代谢需要,酵母细胞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