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2物质出入细胞方式、酶、ATP一、选择题1.(2019·安徽安庆五校模拟)如图为细胞膜结构图,其中a和b分别代表不同分子或离子进出细胞的方式。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不同膜结构③的排列方式不同B.神经细胞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是Na+通过②进入细胞,此过程不消耗ATPC.b可表示组织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氧气D.将③分子制成微球体用来包裹大分子药物,送入到相应的细胞中,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点答案B解析不同膜结构磷脂双分子层的排列方式相同,A错误;神经细胞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Na+通过载体顺浓度进入细胞,此过程不消耗ATP,B正确;b表示自由扩散,但物质的运输方向是从膜内到膜外,故b不能表示组织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氧气,C错误;将③分子制成微球体用来包裹大分子药物,送入到相应的细胞中,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结构特点,D错误。2.(2019·郑州质检)胃内的酸性环境是通过质子泵维持的,质子泵催化1分子的ATP水解所释放的能量,可驱动1个H+从胃壁细胞进入胃腔和1个K+从胃腔进入胃壁细胞,K+又可经通道蛋白顺浓度进入胃腔。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K+进入胃腔不消耗能量B.H+从胃壁细胞进入胃腔属于主动运输C.胃壁细胞内K+的含量影响细胞内液渗透压的大小D.K+进出胃壁细胞需要相同载体蛋白的帮助答案D解析K+可经通道蛋白顺浓度进入胃腔,说明K+进入胃腔不消耗能量,A正确;H+经质子泵从胃壁细胞进入胃腔,并且需要消耗ATP释放的能量,属于主动运输,B正确;细胞内K+的含量对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具有重要作用,C正确;K+进入胃壁细胞依赖于质子泵,而K+从胃壁细胞进入胃腔需要通道蛋白协助,因此二者所需的载体蛋白不同,D错误。3.图中a、b、c表示物质运输的几种类型,▲、■、○代表跨膜的离子或小分子,P、Q分别表示细胞的两侧。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据图分析,P侧表示细胞膜的外侧B.a过程中,X离子和Y离子的跨膜运输方式不同C.b过程载体在运输物质的同时需要ATP水解放能D.c过程不能实现细胞对外界物质进行选择性吸收答案D解析P侧存在糖蛋白,表示细胞膜的外侧,A正确;a过程中,X离子为顺浓度运输,为被动运输方式,Y离子为逆浓度运输,为主动运输方式,B正确;b过程载体在运输物质的同时需要ATP水解放能,C正确;c过程为主动运输,可以实现细胞对外界物质进行选择性吸收,D错误。4.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载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被动运输不存在载体饱和现象B.水和氨基酸分子共用相同的载体进入细胞C.细胞膜上的载体多数为蛋白质,少数为RNAD.温度可通过影响载体结构进而影响主动运输速率答案D解析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协助扩散需要载体协助,存在载体饱和现象,A错误;水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也可以借助通道蛋白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氨基酸分子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载体有特异性,因此协助水和氨基酸分子进入细胞的载体不同,B错误;细胞膜上的载体为蛋白质,C错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协助,温度能够影响组成膜的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的结构与运动,而载体属于膜上的一种蛋白质分子,因此温度可通过影响载体结构影响主动运输速率,D正确。5.(2019·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中学高三全真模拟)如图为常见的两套渗透装置图(图中S1为0.3mol/L的蔗糖溶液、S2为蒸馏水、S3为0.3mol/L葡萄糖溶液;已知葡萄糖、果糖能通过半透膜,但蔗糖不能通过半透膜),两装置半透膜面积相同,初始时液面高度一致,A装置一段时间后再加入蔗糖酶。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刚刚开始时,装置A和装置B中水分子从S2侧进入另一侧的速度一样B.装置B的现象是S3溶液液面先上升后下降,最终S3和S2溶液液面持平C.漏斗中液面先上升,加酶后继续上升,然后开始下降D.若不加入酶,装置A、B达到渗透平衡时,S1溶液浓度小于S3溶液浓度答案D解析渗透作用的原理是水分子等溶剂分子由单位体积中分子数多的一侧透过半透膜向单位体积内分子数少的一侧扩散,如图装置A中烧杯中S2为蒸馏水,而漏斗中S1为0.3mol/L的蔗糖溶液,所以烧杯中单位体积内水分子数多于漏斗中单位体积内的水分子数,所以水分子会透过半透膜由烧杯向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