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点突破练71突破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相关计算1.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的图解,猫头鹰体重每增加1kg,至少需消耗a约()A.100kgB.44.5kgC.25kgD.15kg2.(2019·辽宁沈阳联考)下面为能量流经某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单位J·cm-2·a-1),据图分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100J·cm-2·a-1B.该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至少为400J·cm-2·a-1C.能量由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20%D.该生态系统第三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是15J·cm-2·a-13.下表是有机物从植物传递到植食性动物鳞翅目幼虫过程中能量流动的情况,根据表中数据不能得出的结论是()项目被鳞翅目幼虫吃掉的植物鳞翅目幼虫粪便含有的能量鳞翅目幼虫呼吸消耗的能量用于鳞翅目幼虫生长的能量能量(J)419209.5146.662.9A.从植物流入鳞翅目幼虫的能量是419JB.食物中的能量有约15%用于幼虫自身的生长C.鳞翅目幼虫从第一营养级获取的能量有一部分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因此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是不可循环的D.鳞翅目幼虫摄入419J的能量,第一营养级至少需同化1047.5J的能量4.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戊的食物有1/2来自乙,1/4来自丙,1/4来自丁,且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10%,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若戊体重增加20g,需要消耗植物()A.1125gB.1600gC.2000gD.6500g5.(2020·营口模拟)若某一经济鱼类的食物有1/2来自植物,1/4来自草食鱼类,1/4来自以草食鱼类为食的小型肉食鱼类,一条长到4kg的鱼最多需消耗植物()A.1120kgB.6440kgC.2240kgD.1220kg6.(2019·重庆模拟)下表是某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种群的能量值,下列营养关系不成立的是()生物甲乙丙丁戊能量(kJ)2×1081.5×1091.0×10109×1073×1077.下表是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甲、乙、丙、丁、戊分别代表构成该生态系统食物网的主要种群[表中数据单位:×102kJ/(m2·a)]。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种群同化固定的能量体内储存的能量呼吸消耗的能量甲16.744.5412.2乙7015.854.2丙930229701丁69.52049.5戊1.6740.41.274A.表中的丙为生产者B.表中的种群构成2条食物链C.当某种原因导致乙大量减少时,戊的数量仍能保持相对稳定D.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8%8.如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涉及的能量值[单位为:103kJ/(m2·a)]。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A代表的生理过程是细胞呼吸B.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625%C.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是9.6×104kJ/(m2·a)D.捕食关系一般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9.在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假如猫头鹰的食物有来自兔子,来自鼠,来自蛇,若猫头鹰体重增加20g,需要消耗植物(传递效率为10%)()A.600gB.900gC.1600gD.5600g10.图甲表示某自然保护区的能量流动过程[单位:×103kJ/(m2·a)],A、B、C、D代表不同类型的生物,每一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都被分为E1、E2两部分;图乙表示某一种野生动物的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C代表分解者,E1表示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B.为了保证各营养级能量的需求,随着营养级升高,人为输入的有机物应该增加,图中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6.7%C.图乙ab段表示地震后该动物数量骤减,决定其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D.为了保护该物种不至于被灭绝,在b点应采取就地保护措施,为其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11.图甲是某生态农业的结构模式图,图乙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其中a~g表示能量值。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的________是生态系统的基石,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人们建立图示的农业生态系统的最大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般地说,农田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稳定性较低,若此生态系统遭到酸雨危害,首先受到影响的是____________,从而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3)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属于________。(4)若图乙中A表示某食物网中第二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