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伯族村建设情况汇报农丰满族锡伯族镇位于XX县区西北25公里处。双利锡伯族村位于农丰满族锡伯族镇东6公里处,距双城仅有20公里。1990年9月,原农丰镇改建为农丰满族锡伯族镇,双利村(镶白旗四屯)遂为锡伯族村,成为全省唯一锡伯族村。一、双利锡伯族村沿革二、双利锡伯族村基本情况由于行政区划调整,目前,双利锡伯族村下辖双利(镶白旗四屯)、于家沟、赵明、大鄂家4个自然屯。全村共672户2810口人,其中,锡伯族、满族、朝鲜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人口共有1520人,占全村人口总数的54.1%,该村少数民族人口尤以锡伯族居多,现有锡伯族人口1206人,占全村人口总数的42.9%,锡伯族人口占全村少数民族人口比例高达79.3%。现有耕地16380亩,其中,水田面积2050亩,林地160亩,草地800亩。农丰满族锡伯族镇双利锡伯族村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扶持下,各项事业突飞猛进,社会经济运行良好。2011年,全村社会总产值实现527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突破万元大关,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先进村党支部”;“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先进试点村”等荣誉称号。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畜牧业生产发展呈现良好态势2011年,双利锡伯族村奶牛、肉牛、生猪、羊已达580头、117头、870头260只。畜牧业收入达300万元,人均增收1068元。2、劳动力的转移就业率逐年提高、态势良好目前,双利锡伯族村外出务工农民多达470人,占全村劳动力总数的39.2%,其中赴俄罗斯经商的就有32户81人之多。2011年,劳务收入实现376万元,人均增收1380元。3、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双利锡伯族村有大型物流运输车辆40多台,客车4台,微型出租等车辆102台,从事运输物流村民近200人,年均增收540万元,人均增收1922元。4、节水增粮项目建设去年以来,在省和XX市水务部门的第1页共4页大力支持下,我村不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并通过成立合作社,积极探索推进土地规模经营的方法和措施,加快了农业规模化、机械化和水利化“三化”建设,为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奠定了基础。今年,根据我省实施“节水增粮行动”的精神,结合XX县区实际情况,选择农丰镇双利锡伯族村作为XX县区“节水增粮行动”2012年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项目区。5、XX县区民利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本社由双利村村委会发起,于2012年3月5日召开设立人大会成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等有关政策、法规的相关规定,坚持入社自愿、退社自由、权利和义务平等、利益均摊、风险共担的原则。本社定名为XX县区民利现代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成员出资总额1637.2万元。其中:现金入社1000万元;432户农民以10620亩土地入社,每亩折资600元,土地折资额637.2万元。6、牧业小区建设双利奶牛集中养殖小区位于双利村东北1500米处,四周环道。400延长米通往小区路面完全实现水泥硬化。小区占地面积30155平方米,其中建设标准化牛舍6000平方米,机械化榨奶厅300平方米,平整运动场2万平方米,建300立方米青贮窖10个,打饮水井1眼,饲养规模为300--500头,预计投资金额800万元。全村奶牛可全部进区饲养,实现人畜分离,即可增加农民收入,又可缓解环境压力。本小区由双利村委组织投资兴建,于2011年10月破土动工,预计2012年下半年完成小区建设项目。三、以优化人居环境为重点,彰显文明生态村创建效果改善村容村貌、建设优良的人居环境一直是我们开展文明村建设的重点。几年来,村屯建设得到很大改观,而且具有地域特色和人土风情的宏伟新貌也呈现出来。一是实施了道路硬化、美化工程。一方面充分抓住国家通村公路建设有利契机,使全村街道全部实现硬化,安装新型太阳能路灯125盏。另一方面,绿化了道路4000延长米,栽树1000棵,每条街都成为双利锡伯族村独有绿化标识。二是实施了自来水改造工程,自来水入户率达到了100%。三是实施了农民休闲健身工程。投资第2页共4页15万元,在我村中心地带修建了一处占地面积3200平方米的农民休闲广场,栽绿化树木300棵,花草8000株,各种健身器材齐全,使得村民拥有了与城市居民相同的休闲健身场所。四是实施了村综合活动室建设工程。新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