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局XX年15月经济运行情况分析报告1-5月,结合半年度实现“双过半”目标任务,县委、县政府进一步细化目标责任,加大经济指标运行监测的频次和密度,掌握经济运行动态,随时采取应对措施,全力确保任务按期完成。同时,各有关部门围绕增比进位35项指标、同步小康25项指标,强化部门协作,认真安排部署,积极与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对接、汇报和沟通,为确保实现半年度乃至全年度综合测评目标不断努力。现将1-5月经济运行情况报告如下:一、经济运行情况(一)主要经济指标运行情况——农业生产。今年以来,全县天气条件总体较好,对农业生产保持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1-5月,全县实现特色产业88.8万亩,完成全年任务(39万亩)227.7%。其中:猕猴桃实现0.794万亩,完成全年任务(1万亩)79.4%;茶叶实现2万亩,完成全年任务(3万亩)66.67%;核桃实现49.95万亩,完成全年任务(14万亩)356.8%;蔬菜实现2.03万亩,完成全年任务(2万亩)101.5%;中药材实现1.4842万亩,完成全年任务(1.5万亩)98.95%;刺梨实现21万亩,完成全年任务(5万亩)239%;特色经果实现9.89万亩,完成全年任务(5万亩)197%。畜牧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上半年,肉类总产量6479吨。猪出栏54240头,牛出栏6069头,羊出栏12711头,禽类出栏415092只,牛、羊、禽类价格保持稳定。——工业生产。1-5月,全县新增入库10家规上工业企业(其中五月入库2家),在库规上工业企业达104家,拉动工业产值效果明显。相关部门通过切实加强数据把控和业务指导,减少了数据错误率和上级查询量,提高了数据质量。1-5月,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182.63亿元,增速4.1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74.75亿元,增速5.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0.95亿元,增速10.8%,超全市平均增速个1.1个百分点,增速位列四个县区第二。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原煤产量665万吨,下降7.77%;铝材产量10.55万吨,下降18.54%;水泥产量108.45万吨,增长7.92%;发电量44.55亿千瓦时,下降23.72%。——服务业。第1页共6页1-5月,在库重点服务企业14家,限上批零住餐企业32家(批发企业16家、零售企业13家,住宿企业1家,餐饮业企业2家)。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总额3.11亿元,位列四个县区第四;增速19.6%,超全市平均增速3.6个百分点,位列四个县区第一。县域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34.47亿元,位列四个县区第三,增速33.22%,位列四个县区第二;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79.73亿元,位列四个县区第三,增速10.89%,位列四个县区第三。旅游业继续“井喷式”发展,1-5月,旅游总收入上报10.72亿元,位列四个县区第四,增速177.72%,位列四个县区第一,其中:野玉海景区综合旅游收入3.31亿元,百车河景区综合旅游收入1.5亿元。——投资。1-5月,全县新增入库31个亿元项目(其中5月新增10个),累计在库亿元项目达64个。完成500万元以上投资(不含跨县项目)88.87亿元,位列四个县区第二,增速21.7%,低于全市平均增速0.4个百分点,位列四个县区第四。其中:上报亿元项目投资122.37亿元,位列四个县区第二,增速14.07%,位列四个县区第第二。1-5月,招商引资工作取得较好成效,新增招商引资项目41个(其中五月份新增10个),实际到位资金99.96亿元,位列四个县区第二,增速84.49%。——财税收入。1-5月完成财政总收入10.7亿元,增长12.36%。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05亿元,增长22.52%,位列四个县区第二。完成税收收入(全口径)8.5亿元,增长24.66%,位列四个县区第一。其中:国税收入1.84亿元,下降17.48%;地税收入6.65亿元,增长45.26%。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1.09亿元,增长16.42%,其中:公共财政八项支出增长15.21%,位列四个县区第二。地方税收收入占公财收入比重为56.89%,位列四个县区第三。(二)1-6月主要经济指标预计完成情况——地区生产总值。地区生产总值完成90亿元,为“双过半”目标任务(117.5亿元)的76.6%,增长12.5%。——财税收入。财政总收入完成17.37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75亿元,增长0.13%,其中地方税收收入7.43亿元,增长0.67%;地方税收收入占公财比重为54.04%。均能完成“双过半”目标任务。——工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完成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