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工作情况汇报(马雪松)进藏开展法律援助工作生活情况汇报-----------马雪松律师2011年6月,我放弃与亲人在一起的开心快乐时光和丰厚的收入,做通了亲人的思想工作,光荣的成为司法部“1+1”法律援助志愿者,成为了司法部第三批“1+1”法律援助志愿者一员,被派遣到西藏自治区XX市XX县区开展为期一年的法律援助工作。2011年7月12日从北京乘坐进藏的列车,在经过了44个小时的长途奔袭后于13日下午16点到达西藏自治区首府XX市,自治区司法厅领导热情的接待了我们。我们这一批进藏的共有7人,我被分配到海拔最高的XX市XX县区(属国家级贫困县),海拔4000米,全县平均海拔4200米,全县总人口不足6万。在进藏前已经有了相当的思想准备,但强烈的高原反应还是不停的折磨着身体,恶心、头晕、头疼一直伴随着,要不停的大口喘气来吸取更多的氧气来调节,在XX市司法处的安排下,在拉萨调整了两天(XX市氧气稀薄,海拔更高,要想到XX市是必须要这样的)才能进入XX市,不然会有生命危险的(去年有一位辽宁的援藏工作人员就牺牲在这里)。XX市距离拉萨有200多公里的路程,但就这200多公里的路程开车要5个多小时,路途中都是险峻的地势,不时会有山上滚落的碎石和塌方。内地的司机根本无法在这种地势上驾驶车辆,我是有10多万公里驾驶经验的老司机了,但看到这种路段,坐在车里心都提到嗓子眼了。当车子进入XX县区后,直奔那曲司法处。刚下车就被告知不要动作太大,不要提行李,上楼要一步一步慢慢往上走,当时心里很是好奇,不知为什么。当走在楼梯上时感觉真的是缺氧严重,这里的楼层虽说很矮,但走到三楼会议室时已是气喘嘘嘘了,像刚跑完一万米那样难受。在那曲休息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就直奔XX县区,XX县区距离那曲还有200多公里的路程,但路况比先前拉萨到那曲还要险峻,一路都是盘山道,下面就是滚滚的怒江,老办法,闭眼第1页共2页睡觉,车子行驶了5个多小时到达了XX县区。我被安排在XX县区招待所暂住。当住进招待所时心真的是凉了大半,没有上下水,屋里只有一个存水的大桶可以用来洗脸,得自己到楼下打水,打水上楼实在是太艰难了,平步上楼都喘不动气,更别提拎水桶了。洗衣服,更成了奢望。连上厕所也要爬楼梯到外面的公用厕所(也就是个简易的棚子)。西藏吃的东西只有两种,要么是藏餐(对于一个初时藏的内地人来说一时难以接受),要么就是川味的小店。这里的生活物资极其匮乏,物价极高,在这个季节,一个7、8斤的西瓜要卖到50块钱左右,到一个川味的小店吃饭,点一个小菜来些米饭至少也要40块哦。生活日用品也是贵的离奇,这里交通不方便,物资从拉萨运来后,价格就奇高。想着是来做援助律师的,不是来享受的,也就慢慢适应吧。即来之则安之嘛。吃住问题也就这样了,通过几天来和各个部门的领导的接确,粗略的了解了XX县区的司法工作开展情况,XX县区法院在去年共受理民事、刑事、执行案件大概100余件,司法局法律援助案件有3件,各乡镇配备有人民调解委员会及司法调解员。XX县区是牧业县,全县及各乡镇90%以上都是牧民,民风彪悍,治安及刑事案件发案率高。根据县领导的下步工作想法,准备在8月份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搞二期法律培训班,主要是依法行政方面的,我也在积极的做这方面的准备。我既然来到了这里,已经就不是代表我个人了,而是代表整个XX省司法系统及整个XX省律师队伍的形象,虽然不一定能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业绩,但可以让这里的人民感受到我们吉林法律人的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作为志愿者,虽然很苦,也失去了很多,但我很骄傲。虽然承受着常人无法承受的自然环境、生活环境,承受着常人无法承受的孤独和寂寞,但这就是志愿者,这就是社会主义法律工作者。我一定按照省厅领导的嘱托,克服困难,完成光荣使命。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