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口镇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情况汇报(三年)第一篇:溪口镇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情况汇报(三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情况汇报中共溪口镇委员会溪口镇人民政府(2011年9月日)一、基本情况我镇地处建宁城郊,是毛泽东旧居所在地。全镇辖13个行政村,总人口20460人(其中农业人口18133人),耕地面积3.7万亩,山地面积24.5万亩,其中果园面积2.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95.1%,是典型的城郊型特色农业镇。截至2005年11月份,全镇完成工农业总产值2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3亿元,镇财收入完成1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仅烟叶一项增加100多元,新上生产性项目4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40万元,重点项目投资2251万元,引进项目资金900万元。计划生育政策符合率为93.2%,社会各项事业有序发展,全镇社会安定稳定。二、工作成效近几年来,我镇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文明委的指导下,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培育“四有”新人和创建省级文明乡镇为目标,广泛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党员干部、农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进一步增强,群众文化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精神文明创建取得明显成效。几年来,我镇的精神文明、党建、项目、产业结构调整等各项工作评比都位居全县前列。1主要体会有:1、抓好建设规划,统一镇村认识是落实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前提。镇党委、政府积极探索,认真研究,绘好蓝图,制定了精神文明建设五年规划,分年度地制定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计划,第1页共23页对所辖社区、村委会下发了年度考评责任状,同时各村结合实际,把握重点,制定了各村的实施办法,确实做到工作有章可循。夯实学习型社会基础,制定了每年开展一次学习教育竞赛活动,每周二、四两个晚上集中学习为依托的学习制度。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开展诚信政府、诚信村镇、诚信企业、诚信经营户等形式多样的诚信教育。抓好文明村镇建设,以渠村村新村建设,高圳村生态特色示范为典型的示范带动,全面提高农村文明程度。拓展村镇增收渠道,确立烟叶、水果、台湾黄花菜、笋竹、畜禽养殖等五大基地建设。2、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是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保证。精神文明建设,核心在班子,关键在队伍,推进班子队伍带村,适应新时期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要求,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镇党委、政府对创新农村工作机制进行了认真研究探讨,镇成立了“三农”服务中心、村成立“三农”服务所,组建了肉牛养殖、养羊、蔬菜种植、果业、企业、肉鹅养殖等六个协会,对班子较弱的村下派第一书记,并委派农村工作指导员,切实改变了过去工作不认真、相互扯皮推诿的现象,形成了千斤重担众人挑,人人身上有指标的良好氛围。创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机制,做到“四个创新”。一是创新“三级联创”活动内容,全力推进创建活2动深入开展。坚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创建的中心内容,把目标和任务的实现情况作为衡量创建活动成效的主要标准。二是创新农村经济组织。不断提高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帮富带富能力,进一步贯彻落实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加大对创建农村新型经济组织经验的推广力度,积极倡导、鼓励和支持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带头领办、创办协会、合作社等新型经济组织。发挥其辐射、带动功能,提高农村领导班子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能力。三是创新农村党员干部培训方式,全面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素质。继续抓好以知识化、技术化、专业化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对农村党员、干部进行政治理第2页共23页论、实用技术、政策法规等方面知识的培训。四是创新村级组织规范化管理,加强和改进村级组织建设。进一步理顺村“两委”关系,健全和完善村务管理各项制度,实现对农村工作的有效领导,促进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同时,在全镇上下开展了刹“三风”(工作漂浮风、吃喝风、打牌赌博风)、扬正气活动,有效地净化了社会风气。为了深入贯彻县委“一线工作法”,我们结合机关效能建设,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抓创建文明行业、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