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域环境保护河长制实施情况调研报告河是流经我区的主要河流,在我区境内全长约40公里,主要支流有9条,涉及xx区主要镇乡,对境内三岔河流域治理的好坏,直接体现我区的环境保护和城市综合发展水平,关乎六盘水乃至整个贵州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保障长江三峡水库上游水质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2013年5月6日至7日,区人大、区政协组织部分驻区省、市、区人大代表及市、区政协委员组成调研组,对xx区三岔河流域环境保护河长制工作实施情况进行专题调研。本次调研采取看、听、访的方式,先后对xx区大湾镇、汪家寨镇、大河镇、月照乡有关“河长制”落实情况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xx区三岔河流域污染现状及治理成效三岔河位于XX省西北部,是长江一级支流乌江的南源,发源于XX省西部乌蒙山脉东麓威xx县盐仓镇,流经xx区、xx市、xx市,于xx市化层基处与乌江北源六冲河汇合后为鸭池河进入乌江,覆盖威宁、钟山、水城等9个县(区),198个乡镇,惠及598.54万人,河流全长325.6km,流域面积7264km2。我区三岔河流域的主要污染源呈多样化特点,主要包括。过去土法炼锌造成的重金属污染、以洗煤企业为主造成的工业废水污染、养殖场牲畜排泄物及周边居民生活垃圾及废水污染。过去我区三岔河流域周边有煤矿、洗煤厂、畜禽养殖场等各类企业290余家,土法炼锌遗留废渣、部分工业废水及农村面源造成的污染,致使三岔河流域的水质恶化成为黑河臭河。自2009年实施三岔河流域环境保护河长制工作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把“河长制”作为事关生态建设、事关民众生活、事关转型发展的大事来抓,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将目标任务分解到各镇乡街道和区直有关单位,形成统筹安排、分级负责、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并实施“一票否决制”和问责制。根据我区三岔河流域环境污染现状,区政府科学规划、精心部署,多措并举,多管齐下,确定了“疏堵结合、重点先行、第1页共4页先易后难、逐年改善”的整治原则,先以大湾镇环境污染为治理重点,逐步全面整治。三年来,持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积极宣传动员、严格执行项目审批制度、加大环境执法力度、重点整治污染源,对三岔河的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源进行综合治理。共投入三岔河流域治理资金5.63亿元,修建垃圾池545个,配置垃圾清运车32辆,绿化河道27.87公里,清理河道25.3公里,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1个、湿地公园1个,完成农村污水处理项目3个,实施重金属污染项目4个,完成企业污水治理项目45个,取缔沿岸洗煤厂和配煤场100家,大湾镇污水处理厂正在建设中。经过三年的整治,特别是2012年的全面整治,治理成效明显,我区大格断面除总氮超标以外,全部达到ⅲ类水质要求,虹桥断面达到ⅲ类水质要求,三岔河流域水质在我区段内水质变清、岸变绿的目标正在逐步实现。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河长制”工作还未深入人心。现河长制的实施主要停留在行政系统内部调度阶段,对三岔河的治理主要是通过行政干预进行的。群众对三岔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保护的认知广度和参与深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大多数群众甚至包括一些机关干部都不知晓“河长制”的实施及意义,没有真正形成“人人都是治污者”的良好氛围;(二)对三岔河治理的地区发展不平衡。xx区对三岔河流域治理的前期重点放在大湾镇境内,下游有关镇乡境内河流的水质还未达到国家有关要求,治理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在全区范围内的污染问题没有得到全面改善;(三)资金投入不足与治理费用增加的矛盾加剧。随着对三岔河流域治理的深入开展,要实现全面整治,达到国家、省、市有关要求,还需要陆续建设一系列环保基础设施和投入大量管护运行资金。大湾污水处理厂即将建成,其他镇乡的污水处理厂建设正稳步推进,配套的管网建设及运行费用问题即将凸显,现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置及垃圾填埋场建设等经费不足问题突出;(四)监管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一些企业仍然存在偷排、漏排等现象,项目技改或事故性排放污染物有可能造成二次污第2页共4页染,现有的治理成果需要进一步巩固提高;(五)我区三岔河流域内国有大中型企业环境保护的管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