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设施调研报告——以绍兴XX县区为例摘要。无障碍环境是残疾人走出家门、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条件,也是方便老年人、妇女儿童和其他社会成员的重要措施。同时它也直接影响着一个城市的文明和谐形象。本文以创建文明城市,加强无障碍设施建设为视角,通过对XX市XX县区关于残疾人公共设施的配备以及使用情况进行调研分析,综合阐述了在城市的发展和创建过程中,无障碍设施建设实施的现状以及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关键词:城市文明建设无障碍设施XX市XX县区现状问题建议一、引言第八届全国残运会将于2011年10月中旬举行,主会场设在XX市。同时,XX市设立分会场,承办游泳比赛。围绕“传承残奥理念、弘扬浙江精神、实现文明共享、争创全国一流”的总体目标,XX市将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认真组织、精心筹备,力争把第八届全国残运会绍兴赛区的比赛办成弘扬乐观向上、自强不息、励志奋进的残疾人精神的体育盛会,办成彰显平等、参与、超越、融合、共享理念的人文盛会,推动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在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的《关于第八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XX市筹备工作总体方案的通知》中,曾明确指出,要积极做好绍兴赛区比赛场馆建设和无障碍设施改造工作,组织实施城市道路、公共服务设施等无障碍改造;对比赛场馆和有关城市道路进行无障碍设施新建、改造;督促宾馆、会场、车站以及商场超市、旅游景点进行无障碍设施新建、改造;对新建、改建的无障碍设施进行检查验收。可以看出,在这场盛大的赛事中,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将是整个工作的关键之举。所谓无障碍设计是指无障碍物、无危险物,保证任何人都应该作为人受到敬重、能够健康的从事文化生活而进行的规划设计。无障碍设施,是指为保障残疾人、老年人、伤病人、儿童和其他社会成员的通行安全和使用便利,在道路、公共建筑、第1页共25页居住建筑和居住区等建设工程中配套建设的服务设施。无障碍设施包括物质环境、信息和交流的无障碍。物质环境无障碍主要是要求城市道路、公共建筑物和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建设应方便残疾人使用和通行。信息和交流的无障碍主要是要求公共传播媒介应使有听力、语言和视力障碍的人能够获得信息,进行交流。无障碍建设是完善现代化城市功能的需要,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它所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现代文明理念,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集中体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对提高人的素质,培养全民公共道德意识,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等也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二、调研基本情况2.1调研目的及意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关于残疾人的无障碍设施建设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城市道路中,为方便盲人行走修建了盲道,为方便乘轮椅残疾人修建了缘石坡道。建筑物方面,大型公共建筑中也修建了很多方便使用的无障碍设施。但是,从总体上看,很多设施的建设由于未得到认真落实和管理,还远不能满足残疾人的需求。而无障碍设施的环境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城市文明程度的象征。现对XX市XX县区关于残疾人公共设施的配备以及使用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对于解决无障碍设施建设和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具有现实意义,并为创建文明城市,指导未来城市建设与发展提供有意参考。2.2调研范围及现状XX县区地处杭州湾南岸,宁绍平原西部,会稽山北麓,是XX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实际管辖三镇五街道,包括塔山街道、府山街道、北海街道、蕺山街道、城南街道、东湖镇、皋埠镇、鉴湖镇。截至2008年,XX市XX县区已建成肢残人无障碍坡道1905个、盲道11.5万米,在9个重要路口设置了辨向音响设施,市区城市道路中盲道达6.8万米,达到了道路总长度的32%。这些设施的建成,方便了残疾人的生活,提高了绍兴的城市品位。2.3调研方法问卷调查:我们设计并发放了调查问卷。为避免调查对象第2页共25页的单一性,我们队员在绍兴图书馆、绍兴文理学院、府山街道以及解放路、城市广场附近进行调查问卷的发放工作,基本上做到了随机发放。同时为了保证结果相对客观,调研对象的男女比例约为1:1,且照顾到各年龄层次。问卷采用一对一指导型填写方式,共发放问卷10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