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金融局工作报告一、20xx年工作回顾20xx年,是“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我市金融工作应对严峻挑战、取得显著成果的一年。一年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战略、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总体目标,抓住促进金融业持续较快发展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两条主线,组织动员全市金融系统,克服各种不确定因素,特别是个别突发事件的不利影响,迎难而上,扎实工作,开拓创新,推动我市金融业发展和金融中心建设再上新台阶,圆满完成了年度各项工作任务,我局荣获全省金融工作标兵单位称号。(一)攻坚克难,融资工作取得新突破2012年,国家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监管部门严格监管,信贷资金增长受到限制;而我市以全域城市化为牵引的各项建设全面推进,资金需求旺盛,资金供求矛盾突出。针对这一实际,我局多措并举,积极组织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大力推进多渠道融资,全年新增融资2573亿元,完成2300亿元融资计划的111.9%。一是新增信贷继续保持全省首位。通过分解信贷计划,逐月跟踪考核,加强督查督办,定期调度通报,兑现奖励政策,组织资金需求调查,开展银企对接,加强与总行的战略合作,组织政府性融资平台整改等措施,有效推进信贷投放。全年新增信贷余额1193亿元,列全省第一,占全省新增额的34.4%,增长15.1%,完成省政府考核指标的113.6%、计划指标的108.5%,被评为全省信贷工作突出贡献单位。二是多渠道融资再创新高。建立激励机制,鼓励金融创新,加强数据统计,全年新增多渠道融资1380亿元,继上年多渠道融资额首超新增信贷余额之后,比上年又多增248亿元,完成融资计划的115%,我局获全省非信贷融资优秀奖。三是小额担保贷款连续9年全省第一。加强督查、考核、激励等机制建设,推动银行、担保公司、县区、街道密切配合,年内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6亿元,完成省政府计划的146.2%,支持了2824人创业式就业和98家劳动密集型小微企业发展;累计发放13.5亿元,支持和带第1页共9页动了2.6万人创业式就业,我局被省政府授予全省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二)多措并举,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取得新成果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战略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协调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扎实落实各项工作举措,金融中心建设成果在市委主要领导和市政协专题视察时得到高度评价。一是行业发展统筹推进。年初召开全市金融工作会议,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制定全市金融业发展提速计划,科学指导行业发展。截至2012年末,全市各项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分别突破1万亿元和9000亿元大关,达到10768亿元和9112亿元;实现保费收入161亿元,增长7.9%;证券交易额6745亿元;全年实现期货交易量12.6亿手,占全国市场的47.12%,增长117.32%,交易额65.9万亿元,增长95.31%。金融业实现增加值394.4亿元,增长12.1%,占全市gdp比重上升至5.63%,比上年提高0.33个百分点。全行业上缴地方税收64.6亿元,占全市地税收入的10.96%,比上年提高1.18个百分点。预计金融总资产增至1.6万亿元。二是期货市场势头强劲。支持大连商品交易所实施6大发展战略,焦煤、鸡蛋新品种上市完成部委会签,铁矿石、木材纤维等期货新品种获批立项,完成《建设亚洲重要期货交易中心研究报告》,成功举办了塑料和油脂油料等国际产业大会。交易量翻番,位列全球前十;日均流动清算资金500多亿元,增长25%。三是功能区聚集效应凸显。星海湾金融城3个项目投入使用,已聚集各类金融机构150余家,金融从业人员4000余人,形成了1000余亿元的资金汇集能力;中山金融服务区8个金融项目在建;科技创新城“十个中心一个基地”项目完成总体设计。四是金融总部实力明显提升。历时三年的农村信用联社体制改革全面完成,市农村商业银行正式挂牌,一次性处置不良资产53亿元,增加注册资本金40亿元,资产质量和整体实力大幅提升。百年人寿等金融总部年内共增资16.9亿元,新设异地分支机构10家。五是金融招商合作成果显著。赴沪举办“大连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上海)恳谈会”,邀请台湾金融总会金融高访团来连考察,并联合举办“大连――台北金融恳谈会”,达成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