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小学、学前教育教学成果参评新时期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单位:渭南市临渭区育红小学作者:刘锦萍联系电话:18329312680新时期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内容提要】和谐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在平等相处的原则上,老师从学生身上发掘亮点和特色,学生从老师身上吸取知识和道理,从而促进彼此成长、进步的、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关键词】师生关系和谐双边活动【正文】有一个“刺猬理论”:寒冷的冬天,两只刺猬靠得太近彼此伤害,靠的太远都不温暖。我们不妨把这种理论看作师生关系和谐与否的一种比喻———传统师道尊严拉开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距离,即使老师对学生心存关爱,但,以“严师”的方法表达,终归缺乏“以人为本”的温情,师生关系很难和谐;也有许多老师一味强调与学生融为一体,关系过于亲密,使得教师失去威信,对学生的教育往往又达不到预想效果,这是“太近彼此伤害”,更谈不上师生和谐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在平等相处的原则上,老师从学生身上发掘亮点和特色,学生从老师身上吸取知识和道理,从而促进彼此成长、进步的、可持续发展的状态。那么,在新时期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呢?一、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主要依赖于教师。首先,教师要抛弃师道尊严的旧有观念。虽然古人对此早有认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但许多人更记得的是“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地位高高在上,学生对教师的话语是言听计从,不敢有半点的怀疑。久而久之,我们的学生就失去了质疑、思考、创新的能力。学生觉得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老师是不会有错的。教师不是神,应允许自己有错,更要多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老师哪里错了,指出来我们坦诚的接受,积极地改正。为学生做出榜样。其次,教师应该注重自身的素养,打造自己的语言风格。语言是表达人的思想的重要途径。同样的一句话,不同的人,不同的语气,不同的环境说出来都会有不一样的效果,有时甚至会大相径庭。教师要学会创设和谐的谈话气氛,这样既能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和戒备心理,又能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还要讲究语言的精炼,力求触动学生的心灵,引起情感的共鸣,产生转化为行动的激励力量。同时还要使用贴近学生的语言,风趣和幽默的语言也是一种深刻思想的生动表现,容易为学生所接受,也就容易达到和谐了。拥有独特的创新意识。当今世界变化日新月异,思维的老化是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的,创新意识必不可少,它表现在对事物的认识,对待学生的态度,管理学生的能力以及对突发事件的机智处理。教学上多媒体辅助教学逐渐走进课堂,很大程度上实现了重难点的突破,在德育教育中,也可将现代化手段引入。例如,选择QQ方式与学生交流,创建班级主页等。表达深切的真情实感。坦诚、真挚是教师最基本的特色。很多老师不愿意或者不擅长表达对学生的情感,总是板着一幅面孔,这是不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的。当学生身体不舒服了,教师关切的话语会让学生倍感温暖。当老师嗓子哑了,有的学生为老师拿来润喉片。这样的关系是多么的融洽呀!第三、要尊重学生、爱学生。学生不是只能容纳知识的容器,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表达自己主张的愿望。如果这一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学生往往要么失语,要么以一种变形、夸张的方式呈现。因此,我们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给学生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相信学生有无限的潜力,“给我一个杠杆,我将撬动地球”。托尔斯泰曾说过“如果教师只有对事业的爱,那么,他是一个好教师。如果把对教育带来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他就是个完美的教师。”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事业的基础和开始。教育的成功来源于对学生的最大热情。当教师投入真挚的情感,把爱的甘泉洒向学生的心田时,学生获得了心理上的满足,进而唤起学生对教师的崇敬、信任和亲近。创设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因此,有人说“师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金钥匙”。二、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有赖于学生和家长的有力配合。首先,家长应做好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长要学习教育孩子的新理念。当下,在我们的校园里,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学生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加之在家里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