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言无忌,童心率真(李镇西2013-12-1717:36:01)推荐看看李镇西最近的博文:〈童言无忌,童心可爱〉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c61efa0102e7di.html在北京验收中小学文化建设时,有一个程序就是和学生座谈。曾经在一所小学和孩子座谈,结果孩子们说出来的话都是成人语言,小小年纪却说出政工干部才能说的话。我理解,他们事前可能接受过培训,明白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再加上他们爱校心切,结果让我们很不爽。“我们学校和其他学校不同,我们学校的文化特色是……”这样的话,居然一本正经地从小学生的口中庄严地说出来!虽然他们说的话都很正确,但失去了童趣童真,便索然无味。今天在北京市第一实验小学验收,当到了分别和师生座谈时,袁教授问我今天是参加教师座谈还是学生座谈,我犯难了:如果参加学生座谈,我怕又遇到一群政工干部;但从我内心讲,我又想和孩子们接触。最后我说:“那我还是去孩子那里吧!”我和另外两位老师朝图书馆走去。一边走我一边想,该怎么引导孩子们,才能让他们不当政工干部呢?这么想着,图书馆到了,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正坐在阅览室等着我们。孩子们有些拘束,一排男生一排女生相聚遥远。我说:“坐近一些吧!都围着一排桌子坐。”孩子们调整好座位后,我问他们是几年级的,他们说“是五年级的”,还有说是“六年级的”。座谈开始了,没有让他们谈“学校文化”,而是说:“你们讲讲发生在同学之间和师生之间的故事吧!”孩子们愣了一下,但很快就有孩子举手了,他讲了他的老师如何关心他的一个故事,他刚讲完;另一个孩子又举手了,也讲了一个老师关心学生的故事;接下来,有一个女生举手也讲了一个老师的故事,但她说的不是老师关心同学,而是说她的谢老师刚刚大学毕业来到他们班,但写的是连笔字,同学们看不懂,于是谢老师便向班主任学习写正楷字,整整一个月都在练习,后来终于甩掉了连笔字,写得一手很好的正楷粉笔字。我听了特别感动,说:“这个老师真好!你讲的这个故事让我想到了自己。我也曾经到我所在的武侯实验中学附属小学上课,但我写的连笔字,孩子们一样看不懂,但我又缺乏耐心练字,于是从此我不敢去小学上课了!所以,你们谢老师真是一位好老师!”同学们都笑了。有一个同学举手了:“我讲讲我们老师的故事……”我想,这样下去,孩子们的发言将成为轮流展示口头作文《记一位我尊敬的老师》,于是我暂时打断发言的孩子说:“你再讲一个老师的故事,我们就聊聊其他的,好吗?”这个孩子继续讲老师如何如何关心他的一个故事。他讲完了,我说:“我能够感受到你们老师对你们的爱,你们的老师真的很好!现在我想知道你们都喜欢读什么书呢?”我话音刚落,孩子们纷纷举手。我说:“不用举手,直接说。”孩子们叽叽喳喳地说了起来,有的说喜欢读杨红樱的“马小跳”,有的说喜欢读沈石溪的动物小说,有的说喜欢科幻,有的说喜欢读军事方面的书。也有的说,读杨红樱的书觉得太浅了。于是我问:“同是儿童读物,你们更喜欢杨红樱的书呢,还是郑渊洁的书?”他们异口同声:“郑渊洁。”有一个同学说:“我喜欢读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还有《孙子兵法》。”我问:“你能读懂吗?”他说:“不是完全懂,但我还是喜欢读。”他便给我说了一些《战争论》中有关防御和进攻的观点。看得出来,他的确是读过的。我又问:“你读《孙子兵法》,是读白话翻译版的吗?”他说:“不,是文白对照版。”有一个男孩说:“我还喜欢在网上看一些相声视频,我喜欢中国相声。”我说:“那你给我来一段相声吧!”他说:“太长了。这样吧,我给你们说一段天津快板!”大家说:“好!”他马上用右手拍打左手背,口中念念有词:“郎里格朗,郎里格朗,我来到天津卫啊……”他本来很流利的北京话一下变成了天津话,而且还说的摇头晃脑的,一口气说了好大一段,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有个孩子问我:“老师,你读过四大名著吗?”我说:“读过啊!”“那你最喜欢哪一部呢?”我说:“不同年龄段,喜欢的重点不一样,比如在你们这个年龄的时候,我喜欢《西游记》,读中学了,我喜欢《水浒》,再大一些,便读《三国》与《红楼梦》。”他说:“可大家都说《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