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常委会年度报告同志们:首先,我受县委常委会委托向全会报告工作。2013年,县委常委会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市第四次党代会、市委四届二次、三次、四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兴酉”总任务,大力实施“一化促四化、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全面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各项事业取得新的成效,呈现出政治安定、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发展、民生不断改善、干群精神振奋的良好局面。一年来,县委常委会重点抓了以下工作:一是抓理论武装。县委常委会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政治责任,认真组织干部群众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一中、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学习习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市第四次党代会、市委四届二次、三次、四次全会精神,切实加强理论武装,增强与党中央、市委保持高度一致的自觉性、坚定性,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着力用中央和市委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指导工作。按照中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五大功能区的定位,深入调查研究,结合县情实际,提出坚持生态优先,以生态为魂,以旅游产业化为龙头,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把酉阳建设成为武陵山区生态经济强县的战略思路,迈出了酉阳生态保护发展的新步伐。二是抓经济发展。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要求,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转方式、调结构,全县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预计201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1亿元,增长11.5%;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19.2亿元,增长18.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90元,增长10.5%;农民人均纯收入5848元,增长13.5%。全力实施“一化促四化,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强化旅游龙头引领,初步构建了“一主五辅”旅游精品景区格局,全年共接待游客600万人次,增长29%,酉阳旅第1页共17页游成为重庆旅游的靓丽名片。“一区四园”工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预计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80亿元,增长23.1%,工业经济的支撑作用初步显现。致力发展生态特色效益农业,实施农产品变商品工程,推动林业、畜牧业、中药材等山地特色效益农业产业化发展,初步形成了“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发展格局。着力完善商业设施,推进商圈建设,发展新型商贸业态,新增限上商贸企业18家。三是抓城乡建设。推进城市景区化发展,把县城作为桃花源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核心组成部分,着力完善城市功能配套设施,全力推进碧津商贸广场、桂芳街片区等旧城改造和二酉山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园、桃源大舞台、酉州河综合整治二期等重点项目建设,促进城市建设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以小城镇“十个一”工程建设为载体,打造了一批展示自然山水特征、彰显民俗文化特色的新型集镇。坚持以发展村域经济为抓手,着力推进以经济活跃、环境优美、乡风文明、生态良好为主要内容的美丽乡村建设,涌现出酉水河镇河湾村、毛坝乡毛坝村、黑水镇大泉村、花田乡何家岩村等一批特色村寨。四是抓民生改善。22件民生实事有效推进,完成高山生态扶贫搬迁14620人,改造城市棚户区3.4万平方米,改造农村危房1.2万户,7.1万农民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建成撤并村通达公路35公里,竣工行政村通畅工程265公里,行政村通畅率58.6%,启动231口山坪塘整治。着力改善城乡教育教学条件,推进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新改扩建校舍3万余平方米;高考再创佳绩,重点本科上线867人,考上北大、清华5人,居渝东南区县之首。着力解决看病难就医难,推进县人民医院“三甲”创建工作,挂牌成立“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酉阳医院”,完成197个行政村和11个撤并村卫生室建设。着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新发展微型企业607户,解决就业人员3435人。五是抓环境优化。以环境整治“六项行动”为抓手,深入推进平安环境建设,每月开展一次“酉安行动”,始终保持对第2页共17页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打击的高压态势;推行“四访”工作法,有效解决了群众合理诉求;扎实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消除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