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平行四边形(说课)【说教材】我今天的说课内容是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认识平行四边形》本课时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是小学阶段“空间与图形”学习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特征,以及比较深入的认识了最基本的几个几何概念——角、平行和垂直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并掌握其特征。通过这节课深入的学习,使学生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平行四边行面积计算打下基础。为此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认识平行四边形,知道它的基本特征,能正确判断平行四边形;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能正确测量和画出它的高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比较、判断等活动中,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的过程,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3、使学生体会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增强认识平面图形的兴趣本课时的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教学难点:体会平行四边形高的意义,画平行四边形指定底上的高教具和学具的准备:教具:直尺、三角尺、平行四边形纸片、长方形活动框等。学具:直尺、三角尺、平行四边形纸片、剪刀等。考虑到四年级学生的学情,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喜欢动手、动脑。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因此在教学中抓住这些特点让他们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分析、归纳等来理解所学知识。【说教法和学法】因此我制定如下的教法与学法:本课在教学时,应注重以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操作为主线,通过教师提问、演示、指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来完成教学,使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获得新知。在本课教学中应体现以下几点:一、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数学的生活化,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是新课程理念之一。教学时应先让学生通过现实的情景引起学生的回忆,在学生有了对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表象后,再进行之后的教学,以归纳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在说明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性时,也应体现其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使数学课堂与现实生活有机联系起来,体会数学的价值。二、让操作贯穿整个课堂教学学生的思维需要依赖于表象的支撑,操作有助于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大量表象,加深图形特征的深刻体验,将“想想做做”中通过拼一拼、移一移、剪一剪等活动整合到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过程中,让学生在不断操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学生的思维由无序引向有序。让知识在学生的实践操作中生成。三、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教学中,应给与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独立思考、实践操作,使学生从操作的行为中提升对图形的认识,自主提升是一方面,通过交流,可以使资源共享,更能让不同学生的思维间进行碰撞。【说教学过程】整个教学过程分别三部分:第一部分认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第二部分体会平行四边形的高的意义,并作高;第三部分探索与拓展首先,谈话导入新课,并出示课题《认识平行四边形》第一部分分三步认识平行四边形特征第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1、找一找形成表象出示情景图,找一找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2、画一画发现问题让学生照着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展示部分学生的作品(特别是一些对边明显不平行的作品)3、比一比总结特征通过对比,指导学生发现画的平行四边形为什么与我们图中找到的平行四边形有点不太像,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总结并板书: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4、改一改加深认识学生对自己的作品不完善的地方进行修改,利用画平行线的方法正确的画一个平行四边形【设计意图:学生能从情境图中找到平行四边形,并不能说明学生认识到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学生通过自己动手画,可是却始终画不像,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画不像?然后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与课件出示的平行四边形进行比较、观察、分析最终进行归纳。画平行四边形从不像到像的过程,即是学生有没有抓住平行四边形特征的根本所在。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让学生感悟、发现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完成想想做做1判断下面哪些图形是平行四边形,从而对平行四边形边的特征进行深化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