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强之星”个人事迹基本情况:我是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09级食品质量与安全2班的陈宝珍。1990年出生于安徽省东至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家中现有父母、年迈的奶奶和正在天津工业大学就读的弟弟。自大一以来,我一直担任班干部。现担任班长,兼任学院职业发展协会外联部部长,校勤工助学思源超市经理等。虽然身兼数职,工作忙碌,但是我很高兴——在锻炼自己的同时,也为同学们提供了热情周到的服务。个人荣誉:1、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2、上海理工大学杨霖奖学金(奖励名额:全校32人)获得者3、四次校级“学习优秀奖学金”三等奖获得者4、上海理工大学勤助期终奖优秀干部二等奖获得者5、上海理工大学社会工作优秀专项奖(奖励名额:专业7%)获得者6、上海理工大学勤助年度先进个人(奖励名额:30人)7、“世博风情,城市韵味”英语演讲比赛三等奖获得者8、上海理工大学优秀干部被迫挑起家庭重担的童年:我是一名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小时候童年应有的无忧无虑、父母的呵护疼爱,但由于家境的窘迫,我无法拥有。虽然在年龄上和身体上我还是孩子,但在思想上我比别的同龄人早熟得多。从小爸爸就在外面打工,四处奔波,童年记忆中最幸福的事就是爸爸的回家。妈妈在家务农,我每天陪着妈妈起早贪黑。可是全家的努力还是负担不起我和弟弟的学费。每年开学都是父母犯愁的时候,他们不得不到处借钱。无奈之下从我小学六年级开始,父母双双外出务工。家里就只剩下年迈又行动不便的爷爷奶奶、比我低两届的弟弟和我。我每天天不亮就洗衣做饭,然后再去上学。放学了还要挑水做饭,然后才开始写我的家庭作业。为了替爸妈减轻负担、让他们在外面安心务工,为了让弟弟安心学习,我总是坚持着,假装坚强的承受着这一切。生活上的艰辛并没有磨蚀我的理想或者降低我学习的兴趣,从小我的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同时我的父母及家人也给了我人生最宝贵的财富:独立和自强。从小爸爸就告诉我:别把贫穷视为耻辱,那是弱者、懦夫的想法。对于生活的强者来说,贫穷是一笔财富。现在的我已经完全明白,尤其是在当今独生子女多的社会环境下,独立和自强有多可贵和自豪!顽强坚韧的初中:初中的时候由于离家远,学校要求住宿,一周才回去一次。开始时总有很多的不适应。其他同学的父母总是隔三差五去看一次自己的孩子。每当过节的时候学校门口总有络绎不绝的家长给孩子送东西,可是我却很少看见爸妈的身影。看着其他同学有父母的精心呵护,我或多或少有些失落和羡慕,也有一丝凄凉。总有老师关心地问我:“你父母呢?”那时我的眼泪几乎夺眶而出!初中三年爸爸仅仅去学校看过我一次,妈妈也就两三次。每个星期五下午放学回家的时候,其他同学都是很期待、很急切、很欣喜,我却满脸愁容。回家要照顾行动不便的爷爷奶奶,要面对爷爷奶奶和弟弟一个星期堆积的衣服,要面对到处都是灰尘的破旧房子。夏天还好,冬天在冰冷的水里洗衣服洗菜,手都冻裂了。有时候,我也难受得偷偷流眼泪。即使面对种种困难,我依然憧憬自己的理想。我坚持着,鼓励自己说:这只不过是生活给我的考验,黎明前那短暂的黑暗而已!那时候除了洗衣做饭、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以外,我还鼓励弟弟、帮助弟弟完成学习任务。弟弟一直以我为榜样,学习成绩在班级也总是名列前茅。我们俩就这样在生活上相互扶持,学习上相互鼓励比拼。坚持付出,总有回报!经过初中三年不懈的努力,我如愿地考上了县里最好的省级示范高中——东至二中。永不言弃的高中:对于一个农村贫困家庭来说,孩子考上省级示范高中是一件又喜又愁的事情。面对更高的学费和生活费,家里人都犯难了。亲朋好友都劝爸妈把我送到普通高中读书,不仅可以减免学费,每学期还有部分生活费补贴,可以大大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但为了拥有一个学习气氛浓厚的环境,为了有竞争力强的对手作驱动,为了更好地实现自己远大理想,我恳求爸妈让我上最好的高中。父母看着我满是老茧的双手和满眼的期盼,咬咬牙应允了我。我终于如愿上了最好的高中!可天有不测风云,更大的不幸降临在我家!2005年,我读高一的那年冬天,妈妈在外地出车祸了。爸爸为了让我和弟弟安心读书,叮嘱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