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学习歌曲《我爱我的小镰刀》二、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我爱我的小镰刀》,让孩子们体会农民的辛勤劳动,并体会劳动的快乐。2.复习O八分休止符,体会割草动作与八分休止符的巧妙结合,认识渐强记号并学会正确应用它。3.通过学习合唱部分,培养孩子们团结合作、相互配合的精神。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在歌声中体会劳动的快乐难点:二声部合唱部分演唱时的和谐与均衡。四、教具准备:钢琴、录音、镰刀五、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律动:听音乐《丰收之歌》拍手进教室2.师生问好2/4:1234/5—//5432/1—//李老师好,同学们好!二、导入师:你们刚才听到的歌曲,大家还记得叫什么名字吗?生:《丰收之歌》。师:请你们回答老师“丰收是在什么季节啊?”生:“秋天”。师:那么,大家知道春天最大的亮点是什么吗?生:青草遍地,到处都是绿色。师:怎样把青草带回家呢?下面通过老师的谜语告诉大家!1.猜谜语:弯弯,像月牙,长个木尾巴;没嘴会咬草,一咬一大把。(打一农作用具:镰刀)出示镰刀图片,学生认识镰刀。2.师:镰刀是怎样来割草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吧!三、节奏练习利用镰刀割草“咔嚓”的声音,练习下列节奏:1、2/4XXXO|XXXO‖慢的:咔嚓咔,咔嚓咔2、2/4XXXXXO|XXXXXO‖快点:咔嚓咔嚓咔,咔嚓咔嚓咔注意八分休止符的应用(停半拍)四、学习歌曲《我爱我的小镰刀》师:同学们模仿的真像,好棒!割草的小朋友带着美丽的歌声走进了咱们的教室咱们来听听!(播放录音1)1、听范唱《我爱我的小镰刀》师:同学们,小朋友的歌声美吗?那咱们也来学学这首好听的《我爱我的小镰刀》2、跟着老师的琴声用:la模唱歌曲旋律。(歌曲前八小节)3、生随音乐唱《我爱我的小镰刀》前八小节歌词师:同学们唱的真好,现在咱们有了成堆的好饲料,把小猪、小羊们喂得饱饱的,咱们来看看。3.学习渐强符号及歌曲的后半部分4.随钢琴伴奏演唱全曲(一二段歌词,不包括第二声部)注意:休止、顿音及渐强的地方五、二声部合唱教学(重难点)师:同学们唱得真棒,你们美丽的的歌声把“小兔子”和“小羊”都吸引过来了,说他们也要加入我们,但是他们要先和我们捉迷藏,请聪明的小朋友们竖起耳朵在音乐中把“它俩”找出来?1.播放范唱(带合唱部分的录音)2.把学生分为两组一组为兔子组,一组为小羊组。依次学唱各个声部旋律。教师弹琴学生演唱各部旋律,熟悉后进行二部合唱旋律。最后,学生将歌词填入进行演唱。首先我给学生讲明白各声部的要领:第一声部中:兔子壮,羊儿胖里的壮和胖字唱三拍要注意气息的保持及换气的地方;第二声部的进入很重要我着重强调在壮字唱了一拍时二声部再进入,并且二声部壮字要唱的干脆利落,因为只有半拍(八分休止符的应用)。最后一句要注意顿音记号的正确处理(唱的短促而有弹性)。练习时要注意各声部间的和谐、均衡。(强调学生不能喊唱,要注意互相聆听)3.学生分组练习合唱部分,教师巡视指导。4.在教师指挥下完整演唱歌曲,二声部的地方按教师所讲的要求演唱。(学生分为两组每组演唱一个各声部,结束后互换声部再次演唱歌曲,让同学们做到能熟练掌握各个声部。)六、歌曲艺术处理同学们下面分小组探讨处理方案,师总结,各小组并按方案进行歌曲演唱表演。七、课堂小结同学们,咱们今天学唱的这首歌曲叫《我爱我的小镰刀》,学习中我们知道了劳动的不易,希望同学们能够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并学会在劳动中寻找快乐!《我爱我的小镰刀》教学反思《我爱我的小镰刀》是湘教版第六册第三课的一首合唱歌曲。它反映农村儿童生活、深受孩子们喜爱的儿童歌曲。歌曲旋律轻快、活泼,运用顿音和填充式的两声部合唱,表现出孩子们活泼欢快的劳动场面。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合唱教学有一定的难度,但本首合唱歌曲极具童趣,如果能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很好的设计,相信这种问题也能得到很好的解决。课前导入,我让学生进行《丰收之歌》的律动,引导学生感受劳动的光荣与快乐。老师总结:劳动虽然辛苦,但是在丰收的季节里,我们感受到的劳动是幸福的、快乐的、令人身心愉悦的。再通过猜谜语看图片认识镰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