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关键问题“如何理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原因”的分析一、问题的提出:北师大刘宗绪教授指出:认识历史、解释历史首先应该着眼于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是第一位的,是人类得以发展的决定因素和终极力量,而且也是衡量社会是否进步,认识和评价历史现象的根本标准。因为,社会的发展首先是人的发展,人的发展首先要解决生存问题。为了生存,首先要满足人在衣食住行等这些方面最基本的需要。为了满足这些需要,人就需要征服和改造自然,而人在这一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能力就是生产力。可见,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引起国家政治制度、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从而使整个社会面貌都发生变化。正因如此,我们说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原因。学习历史的目的在于认识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总结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分析社会进步的原因,进而以史为鉴。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原因”这个最基本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是学生学习历史必须掌握的,理解了此条规律将会对他们学习丰富的历史知识埋下坚实的基础,也为他们以后走上社会透过各种现象认识本质做了很好的引导。因此,“社会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原因”在本学科教学中处于基础地位。然而,“生产力”、“生产工具”、“根本原因”这些词汇对于初中生而言,是抽象概念,学生很难理解,所以,教师在课堂中无法硬生生地将这个理论灌输给学生,而如何将其转化成学生容易理解、容易接受的内容是一个难点。总而言之,既然是学生必学又带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当然成为我们历史教学中的关键问题。二、问题的解决:生产力是人们征服和改造自然以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它的基本构成要素有三个: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引入生产过程的劳动对象;具有一定生产经验与劳动技能的劳动者,简单来说就是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劳动者。其中最核心的要素是生产工具。那么,生产工具在生产力的进步中发挥怎样的作用呢生产力的发展是怎样推动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进步的?如果学生能够理解上述两个问题,也就理解了我们所要讨论的关键问题。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上述问题,不妨采用以下方式:1、图说,让“生产力发展”历历在目通过图片教学,将抽象的概念“生产力”“生产工具”形象化,直观化,具体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很好地理解概念。如在《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一课中,要展示铁农具和牛耕图片,在铁农具这部分,提问:相比之前的农具,铁农具好在哪里?(坚韧耐磨,制作简便);在牛耕这部分,还要出示牛尊图片,用考古挖掘与文献资料相互印证这1铁农具铁农具牛耕牛耕牛尊牛尊个时期出现了牛耕技术。然后提问:相比起人犁地,牛耕的好处是什么?(提高耕地效率,减轻人力负担)最后,总的提问:铁农具和牛耕技术的出现,带来了什么影响?(大大促进了生产发展,也推动了社会其他方面的变化。)(目的:通过图片与提问,经过分析,可以让学生明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变化:一方面是生产工具得到了改进,这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劳动者减轻了负担,可以从事手工业等劳动,这样也可以增加社会生产)再如:《俄国改革》一课中,出示俄国与英国在武器装备、后勤支援上的对比图片,学生就能够很明显得得出两国的生产力差异,俄国的生产力远远落后与英国,这是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显示受到西方工业文明影响的中国,在交通、通讯工具方面的进步,这是生产力发展的表现。2、线索,让“生产力发展与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一目了然如:在《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中,利用线索:铁农具和牛耕技术的推广新开垦田地变成私有财产新兴地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纷纷掀起变法运动。通过这一线索图,很好地显示了生产力的发展促使生产关系发生了变革。3、解说,让“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原因”浅显易懂如《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一课中,要使学生明了商鞅变法中废除土地国有制,实行土地私有制的原因和作用,需要这样解说:新开垦田地变成私有财产,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