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寨县大学生村官工作简报(第二期)鹿寨县大学生村官联席会主办2012年4月16日本期导读【村官交流所】●收获源于实干真心赢得民心【工作经验】●基层“三用”法,步步赢民心●大学生村官要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村官回访】●村官韦朝萍、曾会萍、鲁海燕访谈实录【工作动态】●我县采取“六抓六促”完善大学生村官管理机制【村官风采】●图片拾掇本期审稿:曹红艳执行编辑:陈思达【村官交流所】1收获源于实干,真心赢得民心鹿寨镇城西社区村官陈思达2010年通过自治区组织的村官考试后,我分配到鹿寨镇城西社区担任主任助理。2011年9月,通过选举,我荣幸地当选为城西社区主任。转眼间,任职已有一年半,曾对“基层”一知半解的我如今身兼两职,不少人问我是如何在短短一年半时间里当选社区主任的,其实我没有什么秘决,我之所以选择竞选主任,是因为真心想为老百姓干点实事。只有用服务于民的真心才能赢得民心。那么,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如何做好群众工作,从而赢得群众信任呢?下面我把我的切身体会与读者共勉。一、访民情了解民情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础,我想对于了解民情的重要性我大可不必在此长篇大论,但对于一名村官而言如何了解民情,这首先需要我们俯下身子多接“地气”。虽然我们是大学生村官,但“大学生”和“村官”两个帽子都必须脱掉,只有真正地将自己当成一个普通的老百姓,才能融入群众,与群众畅谈心声,才能真正从群众中得到最真实,最有价值的信息。初到社区任职,我便经常与社区党总支部书记下户,直接与群众打交道,更多地了解和熟悉基层。在走访过程中,我看到过年近八旬的老人仍靠卖粽子为生,看到过一家七八口人挤在30平米的平房,看到过双残夫妻的拮据生活,看到过一家三口租住在屋檐底……这一切至今仍会常常揪痛我的心,内心坚强的我也曾因此而红过眼睛,眼前的一切激起了我对工作强烈的责任感,从那以后,我就暗自下了决心,一定要想办法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因此我认为,作为大学生村官,我们一定要多了解民情,只有真正掌握了民情,工作才会有方向、有目标、有针对性。二、听民声上帝之所以给了我们两只耳朵,一张嘴,其目的就是要我们多倾听,少说话。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句名言,一年半的工作中,我也深刻体会到善于倾听的重要性。我参与过政策宣传、信访接待、矛盾调解,接触过低保户、吸毒者,碰2到蛮不讲理的群众,遭过白眼、吃过闭门羹、受过恐吓。但不管与任何人接触,要想解决问题都必须先学会倾听。只有倾听才能更好地了解对方,了解事情的真相,才能从最佳的角度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得有一次我与一位朋友在一起交流,他特别健谈,两个小时的交谈我都没插上几句话,虽然在很多时候,健谈也是一种优势,但我想,在基层,群众才是主角,是裁判。若是喋喋不休,不给群众说话的机会,不仅会使群众很不耐烦,甚至会由此产生一种厌恶的情绪。因此,我们在工作中必须要保持一种谦虚的态度,善倾听,多感受。三、解民忧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只有努力为群众办实事,解民忧,群众才会实实在在信任我们。基层的工作是繁锁细微的,事虽小,却可以暖人心。在我看来,解民忧,其实就是要将老百姓的大小事放在心上,忧其所忧。通常我都会把群众反映的问题简单地记在日记本里,每解决一件,我会划上一个红色的勾,这样便可以经常提醒和督促自己,当看到日记本里画满了红勾,那种欣喜就不言而喻了,那不仅是一种鼓励,同时会感受到那是我们作为村官的一种价值体现。只有热心为群众排忧解难,才能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我所在的社区有个鹿州市场,由于历史遗留问题,以致于鹿州市场自96年建成以来,长达15年没有安装门牌,这给居民带来诸多不便,针对这个问题,我多次向上级汇报了情况,去年10月,鹿州市场每家每户都安装了门牌号,群众对政府、对社区都赞不绝口,我也因此倍感欣喜。另外,今年3月份我与支书下户处理纠纷,经过多达十次的调解都未能成功,但我们始终没有放弃,终于在一次晚上十一点我们再次下户调解时,群众被我们的工作热情和执着感动了,最后化解了矛盾纠纷,群众还屡次说要给我们送锦旗,我们婉言谢绝。其实,对于村官这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