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有敲门声一、教学目标:1、理解为了人类长远和根本利益必须不断发展科技,而科技运用应服从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需要。2、通过阅读科幻小说,了解一定的科学知识3、学习通过人物对话展开情节的构思方法,并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二、教学重点:在理解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基础上,把握人物的心理变化,并让学生表现出来。三、教学难点:了解小说展示的离奇现象背后的原因,即小说的宗旨所在。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阅读兴趣。大家是否有过这样的想法:当你有一大堆的作业必须完成,但同时又有一个很好看的卡通片在播放时,你是不是既想把作业做好,又想看卡通片两不误呢?(是)但你只有一个,不能同时做好两件事情,这时你是否希望有另一个你来帮你完成作业呢?(是)那如果这么一天真的到来了,果真是很好的吗?我们先不急着回答这个问题,先来看看格林先生一家的尴尬遭遇吧!二、初读文本,理解内容,整体感知。1、解题:课题为门外有敲门声,那么文章中共出现了几次敲门声?2、请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试着去复述这个故事。三、研读文本,概括方法,把握主题。从“情节”和“人物”入手抓住文本的语言要素——对话、行动、神态等描写来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理解主题思想。1、作者向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而这个故事是通过什么来展开的呢?2、那我们来看一下这些对话,思考这些人物在对话时的心理活动。(1)“梆梆梆……”有敲门声。格林太太打开门。门外站着格林先生。(语言)“噢,先生您找谁?”“我……我找格林太太。”格林先生回答。明明格林太太看到的是格林先生,却还要问他先生找谁?先生二字可以看出她对来人是有所防备的,问话体现了格林太太的谨慎,夫妻之间用您来称呼显然是有点生疏,格林先生呢,面对自己妻子的提问,回答得有点迟疑,从省略号中可以看出。(2)“噢!亲爱的,”格林太太欢快地说,“你的确是我的丈夫!”说着便拉着格林先生进屋。“慢着,”格林先生疑惑地看着格林太太,“夫人,你认识格林太太吗?”(神态)格林太太经过一番盘问后终于确定是自己的丈夫回来了,欢天喜地地要把他请进家,可格林先生却还是疑惑地看着格林太太,说明格林先生对眼前这位妇人还有怀疑和不信任。(3)“不对!”格林先生失声喊道,马上想关门。“呵……对!乖孩子,进来吧!”暗号对上了,格林先生吁了一口气。(语言,动作)格林先生听到自己的儿子没有说对暗号,一下子失声喊道,可见他是多么地恐惧和紧张!而当儿子对上暗号后,吁了一口气,说明格林先生的惊恐终于消除了。3、请大家根据课文提供刚才我们的分析去揣摩其他的对话,并结合你的体会把这个有趣的故事表演出来。请两组同学分别表演第一次和第二次的敲门。要求:从是否表现出了人物的神态,语气方面来评价。4、课文写到两家格林家在门口相遇的情景就结束了,请大家续写这个故事,想象一下两家人见面后会发生些什么?可对双方的神态,动作,语言进行描写。四、课文主旨理解及拓展延伸。1、格林一家之所以出现这样的互相盘问,互相怀疑的尴尬局面是因为谁惹的祸?2、请同学来上来展示你给大家找的有关克隆的资料。3、如果有一天,人类也可以克隆,会是怎样的呢?克隆技术一旦被滥用于克隆人类自身,将不可避免地失去控制,带来空前的生态混乱,并引发一系列严重的伦理道德冲突。世界各国政府和科学界已对此高度关注,采取立法等措施明令禁止用克隆技术制造“克隆人”,以保证克隆只用于造福人类,而绝非复制人类。我们可以看到克隆这项科学技术发展得很快,克隆可以挽救濒临灭绝的动物,也可以用于生物学研究,但是我们也从课文中我们看到格林一家为了能确认彼此的身份而互相防备,互不信任,从而产生了不安全感和焦虑感。而从大家刚才对于克隆人一旦出现所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的想象中,我们也了解到了克隆人的危害性,它可能会对人类带来灾难。4、对于克隆这项技术我们应该持什么态度呢?克隆这项技术应当适应人类的发展,为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而服务。科技发展必须为人类的根本利益服务,违背人类的根本利益盲目发展科技,人类必将自食其果。五、布置作业:假设某一天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