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资料1:如何估算出血量失血量的估计对失血患者的进一步处理极为重要。以往,有人主张以呕血、便血的数量作为估算失血量的依据.一般每日出血量在5ml以上,大便颜色不改变,但潜血试验就可以为阳性,50~100ml以上出现黑粪。这种做法往往不精确,因为呕血与便血常分别混有胃内容物与粪便,另一方面部分血液尚贮留在胃肠道内,仍未排出体外。为了更为客观地对患者失血量作出判断,可以根据血容量减少导致周围循环的改变进行评估。1。一般状况1。1失血量少,在400ml以下,血容量轻度减少,可由组织液及脾贮血所补偿,循环血量在1小时内即得改善,通常没有自觉症状。1。2当出现头晕、心慌、冷汗、乏力、口干等症状时,表示急性失血在400ml以上;1.3如果有晕厥、四肢冰凉、尿少、烦躁不安时,表示出血量大,失血至少在1200ml以上;1。4若出血仍然继续,除晕厥外,尚有气短、无尿,此时急性失血已达2000ml以上。2.脉搏脉搏的改变是失血程度的重要指标。急性消化道出血时血容量锐减、最初的机体代偿功能是心率加快。小血管反射性痉挛,使肝、脾、皮肤血窦内的储血进入循环,增加回心血量,调整体内有效循环量,以保证心、肾、脑等重要器官的供血。一旦由于失血量过大,机体代偿功能不足以维持有效血容量时,就可能进入休克状态。2。1当大量出血时,脉搏快而弱(或脉细弱),脉搏每分钟增至100~120次以上,失血估计为800~1600ml;2.2脉搏细微,甚至扪不清时,失血已达1600ml以上。2.3有些病人出血后,在平卧时脉搏、血压都可接近正常,但让病人坐或半卧位时,脉搏会马上增快,出现头晕、冷汗,表示失血量大。2.4如果经改变体位无上述变化,测中心静脉压又正常,则可以排除有过大出血。3.血压血压同脉搏一样,其变化是估计失血量的可靠指标。3。1当急性失血800ml以上时(占总血量的20%),收缩压可正常或稍升高,脉压缩小.尽管此时血压尚正常,但已进入休克早期,应密切观察血压的动态改变。3.2急性失血800~1600ml时(占总血量的20%~40%),收缩压可降至70~80mmHg,脉压缩小。3.3急性失血1600ml以上时(占总血量的40%),收缩压可降至50~70mmHg,更严重的出血,血压可降至零.4。休克指数休克指数=脉率/收缩压。正常值为0。58,表示血容量正常。4.1指数=1,大约失血800~1200ml(占总血量20%~30%),4.2指数>1,失血1200~2000ml(占总血量30%~50%)。5.血象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计数、血细胞压积可以帮助估计失血的程度。5。1在急性失血的初期,由于血浓缩及血液重新分布等代偿机制,上述数值可以暂时无变化。一般需组织液渗入血管内补充血容量,即3~4h后才会出现血红蛋白下降,平均在出血后32h,血红蛋白可被稀释到最大程度.5.2如果病人出血前无贫血,血红蛋白在短时间内下降至7g以下,表示出血量大,在1200ml以上.5.3大出血后2~5h,白细胞计数可增高,但通常不超过15×109/L.但在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时,白细胞计数可以不增加。5。尿素氮上消化道大出血后数小时,血尿素氮增高,1~2天达高峰,3~4天内降至正常。如再次出血,尿素氮可再次增高。尿素氮增高是由于大量血液进入小肠,含氮产物被吸收。而血容量减少导致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则不仅尿素氮增高,肌酐亦可同时增高。如果肌酐在133μmol/L以下,而尿素氮〉14。28mmol/L,则提示上消化道出血在1000ml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