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1页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一、发展生产满足消费(一)生产与消费★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1)生产决定消费人们的消费,从根本上讲不是由主观愿望决定的,而是由客观的物质生产状况决定的,生产决定消费,表现在: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的历史就是生产发展的历史。(2)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的发展能促进生产的发展(扩大内需的经济学依据)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行为才算最终完成。②消费对生产的调整与升级、对新产业的出现和成长具有导向作用。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甚至几个相关产业的出现和成长。③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并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提示:家庭消费决非与社会无关:①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的历史就是生产发展的历史。②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必须根据消费者的需要来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③消费能促进生产的发展。这里的消费是指健康的合理的消费。2、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及各环节之间的关系(1)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其中,直接生产过程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联结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对生产和消费有重要的影响;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2)社会生产总过程各环节之间的关系一方面,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对象都是由生产提供的。生产的发展状况,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水平、结构和方式。生产的社会性质,决定分配、交换、消费的社会性质。另一方面,分配、交换、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分配、交换和消费是生产的实现,又是生产连续进行的条件。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状况好,可以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则阻碍生产的发展。(二)大力发展生产力★1、我国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1)必要性:①生产决定消费,人们消费所需要的一切商品和服务,都是通过生产来提供的。满足消费,必须发展生产。②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2)重要性: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2、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措施)(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基本要求)(1)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锦旗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心一意谋发展。)第2页共11页第1页共1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1页(2)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4)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基本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一)公有制为主体★1、公有制经济的地位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我国经济的主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