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量励志故事精选大全【篇一】正能量励志故事精选东汉时期,有一位知名的经学家和天文学家,名叫贾逵,十五岁时就成了名闻乡里的小先生,向他求教的人络绎不绝。贾逵从小就聪颖过人。他父亲早逝,母亲既要操持家务,又要为别人缝补浆洗来维持一家的生活,没有时间照料他。幸运的是,贾逵有一个贤惠的姐姐,经常给他讲古人勤奋好学的故事。那时贾逵才四岁,他总是安安静静、津津有味地听姐姐讲故事,听完一个故事,又缠着姐姐再讲一个。可是,姐姐哪有那么多的故事给他讲呢?有一天,姐姐正带着贾逵玩耍,忽然听到对面学堂里的老先生正在给学生们讲课,正好讲的是上次没给弟弟讲完的那个故事。姐姐灵机一动,带着贾逵悄悄来到学堂旁边,听老先生讲故事。学堂外边有道篱笆墙,贾逵个子小姐姐就抱着他,站在篱笆墙外听。以后,每到上课时间,姐姐就抱着贾逵站在篱笆墙外,悄悄地听老先生讲课。慢慢地,贾逵长大了,姐姐抱不动他了,他就拿着板凳站在上面听,不管刮风下雨,从不间断。夏天,烈日炎炎,他顶着酷暑听讲,热得汗水直流;冬天,大雪纷飞,他冒着严寒学习,冻得手脚麻木。姐姐心疼他,几次要拉他回家休息一下,他却说什么也不肯,坚持把课听完才肯罢休。第1页共6页就这样,通过几年坚持不懈地听课学习,贾逵到十多岁的时候,已经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加上他平时刻苦阅读广泛涉猎许多名篇名著,比如《左传》、《四书》、《五经》等,已经达到了能够熟练背诵的程度。【篇二】正能量励志故事精选王羲之小的时候,练字十分刻苦。据说他练字用坏的毛笔,堆在一起成了一座小山,人们叫它“笔山”。他家的旁边有一个小水池,他常在这水池里洗毛笔和砚台,后来小水池的水都变黑了,人们就把这个小水池叫做“墨池”。长大以后,王羲之的字写得相当好了,还是坚持每天练字。有一天,他聚精会神地在书房练字,连吃饭都忘了丫环送来了他最爱吃的蒜泥和馍馍,催着他吃,他好像没有听见一样还是埋头写字。(经典语句)丫环没有办法,只好去告诉他的夫人。夫人和丫环来到书房的时候,看见王羲之正拿着一个沾满墨汁的馍馍往嘴里送,弄得满嘴乌黑。她们忍不住笑出了声。原来,王羲之边吃边练字,眼睛还看着字的时候,错把墨汁当成蒜泥蘸了。夫人心疼地对王羲之说:“你要保重身体呀!你的字写得很好了,为什么还要这样苦练呢?”王羲之抬起头,回答说:“我的字虽然写得不错,可那都是学习前人的写法。我要有自己的写法,自成一体,那就非下苦工夫不可。”第2页共6页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摸索,王羲之终于写出了一种妍美流利的新字体。大家都称赞他写的字像彩云那样轻松自如,像飞龙那样雄健有力,他也被公认为我国历杰出的书法家之一。【篇三】正能量励志故事精选明朝陈世恩,是明神宗万历年间的进士,他有兄弟三人。长兄是一个学问道德都很好的人,孝顺廉洁,得到乡里的敬重。陈世恩是老二,当时还没有成就。但是,他的德行也如兄长一样为众人所称许,尤其是他那种谦逊有礼平易近人的态度,更让人敬佩。但他们的三弟整日无所事事,还结交了一帮不好的朋友,到处游荡,经常是一大早就不见了人影,深更半夜才回来。俗话说:“长兄如父”。三弟的年少轻狂大哥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只要有机会,就苦口婆心地劝他:“三弟呀!不要再在外面流荡了!要早点回家免得让家人担心啊!”三弟正是年轻气盛的时候,大哥劝一次、两次还罢,次数多了,他觉得十分反感。陈世恩见此情景,与大哥约定,由他来劝三弟。当晚,陈世恩手里拿着院子大门的钥匙,在门前等弟弟回来。弟弟没料到是二哥在等他,有点不知所措。“赶快进来吧!外面冷。”第二天一大早,弟弟又溜出去了,仍然是一整天也没有回来,陈世恩和前一天一样,晚上仍在院子门口等弟弟还给他泡了茶,嘱咐他早点歇息。这下弟弟可有些睡不着第3页共6页了!假如二哥也像大哥那样骂自己几句,自己倒觉得无所谓,但是二哥却半点也没责怪自己。回想起自己在外面花天酒地的情形,弟弟觉得脸上有些发烧。此后连续几天,弟弟在外面开始呆不住了,眼前尽是哥哥深夜翘首企盼自己归家的情形。他对朋友们提出要先告辞,朋友们嘲笑他说:“急什么?难道怕家里的大棒槌吗?”弟弟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