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9页各设区市建设局、各有关单位:根据《福建省建设厅关于下达<福建省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暂行技术规定>编制计划的通知》(闽建科函[2008]106号),由省土木建筑协会建筑结构委员会、省设协结构与抗震委员会主编的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福建省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暂行技术规定》,已完成征求意见稿。为提高标准编制质量,现上网征求意见,请各单位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和建筑结构设计实践,组织有关人员认真讨论,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并请于9月1日前将书面意见和建议函告或通过电子邮件反馈该标准编制组。联系方式: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地址:福州市通湖路188号,邮编:350001联系人:卢伟煌联系电话:(0591)13906929529传真:(0591)87675697E---mail:lwh001@pub1.fz.fj.cn附件:福建省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暂行技术规定(征求意见稿)福建省建设厅二○○八年八月二十五日附件:福建省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暂行技术规定(征求意见稿)第2页共9页第1页共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9页为了规范建筑设计市场,保证建筑结构安全,根据我厅的工作部署,由省设协结构与抗震专业委员会专家参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建筑部令第111号)和汶川地震的震害情况,针对我省结构设计现状:设计合同出现含钢量、混凝土用量指标等压低经济指标,降低了结构安全度问题;预应力管桩在中、强等级腐蚀性场地,无法对桩身进行防护,建筑结构无地下室时预应力管桩不一定能满足抗剪要求等,预应力管桩存在适用条件考虑不足问题;结构概念设计方面存在强梁弱柱等考虑不足问题;结构体系布置方面应优先采用二道以上防线等问题,结合我省结构设计经验和工程实践,编制以下规定:1、设计招投标和设计合同中禁止有含钢量和混凝土用量等指标。[条文说明]:由于设计市场竞争激烈,有些开发商给出的经济指标低于建筑物本身按照规范设计的经济指标,个别设计单位为了取得设计项目,各项指标均采用规范容许的最低限值或者规范未作规定的情况,极个别设计人员甚至不按规范的设计参数取值,弄虚作假编制计算书,压低经济指标,造成结构的安全度的降低;再加上施工质量又不能完全保证设计要求,因此存在安全隐患。鉴于规范给出的规定和构造要求是最低要求,结构设计均采用最低限,结构的安全度会大大降低,因此特地规定这一条文。2、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在以下条件不应使用:⑴对钢结构和混凝土有强腐蚀性的场地。⑵存在较厚中等或严重液化土层的场地。⑶建筑结构无地下室(半地下室),结构高度超过28m(10层以上)的建筑。⑷建筑结构有一层地下室,结构高度超过80m(25层以上)的建筑。⑸桩端持力层为中微风化岩、强风化岩、碎卵石层,且桩端持力层以上土层均为淤泥质土层、淤泥层等软弱土层。[条文说明]:⑴对钢结构、混凝土有强腐蚀性的场地,由于技术上无法对桩身进行防护,对这种场地不应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⑵场地存在中等或严重液化以上的土层,在地震的情况下,技术上采用的措施无法消除液化沉陷,对现阶段常用的400、500直径的管桩承受水平力有限,因此不应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⑶、⑷对于无地下室(或半地下室)的建筑,结构超过一定的高度和有一层地下室结构高度超过80m(25层以上),基底剪力较大,由于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抗压承载力远大于水平承载力,采用竖向承载力控制桩数的工程,无法满足抗剪要求,因此不应采用,除非经过抗剪承载力验算;⑸承台底以下存在较厚的淤泥层,由于桩顶处没有硬壳层,对桩身上部的约束较差容易产生偏斜,断桩,桩身受力尤如悬臂杆受压,受力性能差。有些工程会出现上部均为淤泥质土、淤泥等软弱土层,持力层为中微风化岩、强风化岩、碎卵石层,桩端无法进入持力层一定深度。这种情况不应使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3、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当地梁线刚度不能达到底层结构柱的线刚度2倍以上时,不应采用单柱单桩和单柱两桩。[条文说明]:柱下采用单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