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我国小麦条锈病致病生理小种及其防治的研究进展VIP免费

我国小麦条锈病致病生理小种及其防治的研究进展_第1页
1/8
我国小麦条锈病致病生理小种及其防治的研究进展_第2页
2/8
我国小麦条锈病致病生理小种及其防治的研究进展_第3页
3/8
我国小麦条锈病菌致病性分化及群体遗传现象张晶摘要本文阐述了小麦条锈病菌的致病性分化及群体遗传现象和抗病育种在小麦病害综合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总结评述了建国后50多年来我国在小麦条锈菌致病性和小麦品种抗病性及其相互作用以及在小麦抗病育种和品种合理利用等研究方面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和经验。在对病菌致病性和品种抗病性及其相互作用研究中鉴定出31个生理小种;明确主要由突变和异核作用不断产生的新小钟为导致7批品种抗锈性丧失的主要原因,品种的遗传分化、混杂退化和布局利用、环境因素特别是地理生态条件也有重要影响;发现陇南和川西北为小麦条锈菌的主要易变区和新小种策源地;研究建立了小麦条锈菌DNA分子遗传标记体系.首次提出了小麦条锈菌基因漂移的证据,进一步揭示了陇南易变区与周边地区之间的菌源传播关系,提出了治理对策。在抗病育种方面,主要总结提出了亲本选配和杂交育种以及品种合理利用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关键词小麦条诱病病菌生理小种品种抗病性遗传抗病育种1、小麦条锈菌的致病性分化生理小种现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对小麦条锈病生理小种的检测为例,说明我国小麦条锈病菌致病性分化的主要生理小种:1.1、标样来源共采集并鉴定陕西省汉中、宝鸡、咸阳、西安、杨凌和甘肃省天水等6个地区13个县的条锈病菌标样231份,其中陕西标样190份;甘肃标样41份。1.2、鉴别寄主沿用全国通用的鉴别寄主,它们是Fulhard、保春128、阿夫、TrigoEuraka、抗引655、维尔、丰产3号、南大2419、阿勃、丹麦1号、尤皮Ⅱ号、洛夫林13号、早洋、中四、洛夫林10、水源11、Hbrid46。1.3、鉴定方法鉴定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太白高山条锈病菌小种监测试验站进行,鉴定方法同往年。反应型分级为0、0;1、2、3和4共6级,0-2级为低抗(R),3-4级为感病(S)。2、2001-2002年度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监测结果:2.1、鉴定标样结果明确的有231份,标样鉴定结果见表1,鉴定鉴别寄主对各小种的反应型见表2。其中结果明确的已知小种类型有19个,分别属于条中22、条中26、条中27、条中28、条中29、条中31、条中32,Hybrid46类群的类型4、类型5、类型6、类型7,水源11类群的类型1、类型2、类型4、类型7、类型8、类型10、类型13、类型14,它们各自出现的频率依次为3.03%、0.43%、0.43%、0.86%、2.16%、5.19%、66.23%、0.86%、2.16%、0.43%、0.86%、3.89%、2.16%、0.43%、0.86%、0.43%、7.79%[1]。2.2、Hybrid46类群中条中32在2002年出现频率居各小种首位,频率高达66.23%,与2001年同期的46.78%相比,有明显的增长趋势,分布范围广。条中31号2002年出现频率居第二位,频率5.19%,与2001年同期的8.77%相比,处于下降趋势,类型4、类型5、类型6、类型7频率均在0.86%-2.16%之间,出现频率相对较低。从2002年Hybrid类群中各小种类型总和来看,其频率达76.19%,尤其条中32号小种频率最高,成为小麦条锈病菌的主要流行优势小种。2.3、水源11类群中类型14居第一位,各类型总和达16.88%,与2001年同期的43.27%相比,其频率呈下降趋势,类型14与2001年同期相比,有所增长,但增长幅度不大,类型4与2001年同期相比,下降比较明显,类型1、类型2、类型7、类型8、类型10、类型13频率均在0.43%-2.1%6之间,变化不大。Hybrid46类群和水源11类群出现频率总和达到93.07%[2]。从总体流行趋势分析,Hybrid46类群中的条中32号居第一位,水源11类群中的类型4居第二位,条中31号居第三位,其它各类型小种变化不大。主要流行的优势小种条中32号频率占绝对优,分布范围广,出现频率高,致病性强,造成我省当前生产上种植的几乎所有的主栽品种丧失了抗锈性,已成为我省小麦条锈病菌的优势小种。2.3、讨论: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监测在小麦条锈病预测预报、综合防治、抗锈育种、病菌抗药性监测方面均具有重要的意义。自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就成立了由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牵头,陕、甘、川、云等省植保所组成的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监测协作组,对我国条锈菌生理小种变异动态和消长规律进行监测,及时准确地预测了条锈菌的新小种出现和品种抗锈性丧失。对我国小麦条锈病防治工作起到了...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我国小麦条锈病致病生理小种及其防治的研究进展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