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促汽车行业健康发展采取的措施分析发布时间:2011-05-0414:08:05政协委员汽车消费税归地方解决道路拥堵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迈入汽车社会这一历史进程已不可逆转地到来。一百多年来,汽车既为人类社会带来了方便与效率,也给人们增添了烦恼与痛苦。当前,由于城市停车位数量滞后于汽车消费的增长,城市停车难问题日益凸显,致使很多车辆在道路两旁违规占道停放,这也进一步加剧了城市道路拥堵。根据公安部交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达7400万辆,低于日本的7500万辆,约相当于美国2.85亿辆的1/4。从全世界范围来看,千人汽车保有量为128辆。而我国目前千人汽车保有量只有52辆。虽然中国千人汽车保有量还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但是在一些大中城市汽车迅速增加带来的交通拥堵和停车难问题,已经到了十分严峻的地步。汽车是文明的产物,汽车社会应当是一个文明、和谐的社会,在走向汽车社会的进程中,我们应制定科学的应对策略,变被动为主动。为此,李书福认为为了调节产品结构,引导消费方向,对汽车产品在征收增值税的基础上,应再征收一道消费税。目前汽车消费税是在汽车制造公司作为国税征收上缴中央,为了调动地方政府解决停车难和道路拥堵的积极性,建议汽车消费税在汽车上牌时由当地政府部门征收留用,作为地方政府解决停车难和道路拥堵问题的财政支持,让地方政府专款专用于停车场建设和道路建设。他建议燃油税中央与地方分成,用车多的地方,财政收入也多,作为地方政府解决停车难和道路拥堵问题的财政支持。总而言之,要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为汽车消费创造良好环境。建设停车位,除了使用政府财力外,还可以考虑利用社会资本。通过招投标的形式,选择优质的社会资本进行投资和建设停车位。社会资本既可以采取土地使用权租赁的形式,向政府缴纳租金;也可以采用特许权经营方式,投资和建设停车位,在收取一段年限的停车费后,将停车场无偿移交政府所有。他认为在停车场规划建设方面,实施建筑工程配建停车场和公共停车场刚性规划,加强对建筑工程停车场配建标准落实情况的监管,大力开发地下和桥下公共停车场,积极发展立体式机械车库。在停车管理和服务方面,坚持整合资源、挖潜改造,向“软管理”要“硬空间”,最大限度地利用停车资源。规范出口秩序促汽车出口健康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迅速,自主品牌汽车快速崛起,现在正在以一个积极的姿态向国际汽车市场迈进。短短几年时间,出口量快速增长,2010年出口量达到54.49万辆,同比增长近六成,显示出强劲的复苏势头。出口规模的增长令人欣喜,出口中不和谐的因素也令人担忧。李维斗认为这其中主要表现为不遵守规则,无序竞争。同行业互相倾轧,不按正常收益做出口定价,用远期信用证、赊销、超低价格等方式“血拼”,造成双输。个别企业不遵守国际贸易规则和出口目的国法规,打擦边球,钻政策空子,重出口,轻服务,招致用户抱怨,当地生产企业抵制,当地政府政策干预,既损害了企业的利益,也破坏了国家的形象。“出得去,占不住”的现象仍然屡见不鲜,乘用车出口俄罗斯、重卡出口伊朗的大起大落就是这方面最突出的实例。其次不遵循规律,急功近利。一个品牌在一个区域市场上允许多个出口经营企业出口,或通过一般贸易,或通过边贸,这些出口经营企业在资源上相互争夺,价格上相互倾轧,服务上相互推诿,用户的车子出现问题后,找不到维修备件和服务商,最后砸掉的是自己的品牌。他认为应进一步加大出口秩序规范力度。以打造出口名牌产品为目标,逐步削减企业可授权出口代理的数量,逐步达到一个品牌、一家代理的目标。将政府支持向优势出口品牌和网络倾斜,确保汽车产品在海外有网络管理、有售后服务、有品牌信誉,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和中国汽车品牌形象。对于连续2年出口数量少于50辆/年或出口金额低于50万美元/年的企业,建议暂停其出口资质,重新整顿、申请并通过严格考核,证明自己具备了相关资质后才可以恢复出口。对于改装车企业,应该以大型汽车生产企业为基本平台,在允许其继续通过代理出口的同时,要求他们将预出口的合同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