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我们从日本社保基金投资的惨痛教训中可以学到什么VIP免费

我们从日本社保基金投资的惨痛教训中可以学到什么_第1页
1/16
我们从日本社保基金投资的惨痛教训中可以学到什么_第2页
2/16
我们从日本社保基金投资的惨痛教训中可以学到什么_第3页
3/16
我们从日本社保基金投资的惨痛教训中可以学到什么?郑秉文房连泉王新梅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各国社保基金投资证券市场和产业部门的效果均不理想,失败的教训远远多于成功的经验,但是,他们仍在积极探索之中。在投资失败的案例中,日本社保基金“东亚化”投资的教训尤为深刻。日本公共年金制度是典型的现收现付制,从1961年到2001年4为止,日本年金积立金(本文按照日语习惯将之称为“年金积立金”)累积约有142万亿日元,达到2000年GDP的28%,是世界上最大的养老储备基金之一。规模如此巨大的养老金资产在日本战后历史上(至2001年4月前)一直被政府用于一个被称为“财政投资融资计画”(FiscalInvestmentandLoanProgram,以下简称“财投计画”)的政策金融体系。在2002年和2003年出版的日本专家学者有关“财投计画”和年金积立金的研究报告中,披露了令人吃惊的实情,即几十年的养老金储备资产大部分变成了呆坏账。其主要原因在于年金积立金通过“财投计画”,以贷款的形式借给了财政投融资的对象机构,而这些机构大多处于资不抵债的境地。近年来,养老金投资形成的呆坏账已对日本经济复苏构成了严重的阻碍。考察东亚国家地区的社保基金投资方式,我们可以发现,韩国、新加坡等东亚国家有着与日本某些非常类似的共同特征,即社保基金投资于基础设施和其它产业以及部分投资于资本市场的多元化投资战略。以日本为典型代表的“东亚化”社保基金投资方式其教训是惨痛的,后果是不堪想象的,也已被实践证明是不可取的。对于同处东亚地区的中国,在迈入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的历史发展阶段后,对于中央社保基金的投资管理应当吸取日本的教训,谨防产生“东亚化”投资后果,警钟长鸣。1.日本年金积立金投融资管理体制1.1公共年金体系基本架构日本养老保障制度又叫年金制度,主要由公共年金、企业年金和商业个人年金三个支柱构成,其中公共年金用来保障基本的、标准的年金给付,在年金制度中居于主导地位,它又分两个层次:第一层是国民年金,又称基础年金(NationalPensionInsurance,简称NPI),日本政府规定凡处于规定年龄段的国民均须加入国民年金;第二层是与收入关联的厚生年金(EmploymentPensionInsurance,简称EPI)和共济年金,在参加基础年金的基础上,私营企业雇员和公务员等依据身份的不同而分别加入厚生年金和共济年金。由于这两个层次的年金均由政府来管理,并带有强制性,因此也被称为公共年金。表1说明了各类人员按身份不同加入公共年金体系的情况。表1:日本公共年金体系及其参保人员分类职业等加入制度保险费20-60岁的农民,个体工商户,学生等国民年金(1号受保者)13300日元/每月雇佣者私营企业职员等国民年金+厚生年金(2号受保者)月收入的17.35%与奖金的的1%,(雇主与雇员各承担一半)。公务员,农林渔业团体职员,私立学校职员等国民年金+共济年金(2号受保者)根据具体制度不同,缴费为月收入的13.3%-19.49%与奖金的1%(雇主与雇员各承担一半)家庭主妇等(雇员的配偶,主要靠雇员的收入来维持生活)国民年金(3号受保者)不需要缴纳保险费,由配偶所加入的年金制度负担资料来源:日本社会保险研究所,《日本1999年年金白皮书构造20世纪的年金》,第41页,表1-1-8。从1961年国民年金制度设立开始,政府要求符合政策规定的日本国民都要加入公共年金,称为“国民皆年金”。其中厚生年金、国民年金的加入者最多,规模最大。到2001年3月,厚生年金加入者有3219万人,领取者901万人;国民年金加入者7049万人,领取者2057万人1。厚生年金和国民年金均由厚生省社会保险厅管理,而共济年金则由各互助协会自行管理。国民年金2/3的收入来源来自保费,1/3来自政府的财政补帖。另外,政府还承担了厚生年金和国民年金的全部管理费用。1.2年金积立金的融资来源在日本,年金积立金指的是国民年金和厚生年金收支节余形成的公共养老储备基金。1942年厚生年金制度设立时,采取完全积累制的融资方式,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国民年金和厚生年金给付水平不断提高,由于积累基金不足,公共年金融资逐步调整到现收现付制2。养老储备金制度是政府有意识地采取的一项公共年金财政调控...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我们从日本社保基金投资的惨痛教训中可以学到什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