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6-1花生植株模式图1.叶;2.主茎;3.果针;4.根瘤;5.花;6.分枝;7.荚果第1页共3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36页课程名称:农作物生产技术课程类型:专业课教学进程:第6章第一节学时:2使用教材:《(农作物生产技术(第二版)》马新民郭国侠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教学内容第6章花生生产技术第一节花生的生长发育一、花生的一生花生从播种到新种子成熟所经历的生长发育过程,称为花生的一生。(一)花生的生育期花生植株(图6-1)花生从播种到饱果成熟所经历的天数,称为花生的生育期。按生育期长短,春花生可分为早熟品种(生育期130天以下)、晚熟品种(生育期160天以上)、中熟品种(生育期130~160天)。(二)花生的生育时期花生一生可分为发芽出苗期、幼苗期、开花下针期、结荚期、饱果成熟期5个生育时期。1、发芽出苗期从播种到50%的幼苗出土,并展开第一片真叶为发芽出苗期。春播花生一般为10~15天,夏播花生为5~7天。花生种子发芽出土过程(图6-2)清棵是指在花生基本齐苗后,将子叶节周围的土向四周扒开,使子叶和子叶叶腋中的侧芽露出土面。2、幼苗期从50%的种子出苗到50%的植株第一朵花开放为幼苗期,也称苗期。北方春花生25~35天,夏花生20~25天。苗期是花生生根、出叶、侧枝分生等营养生长为主的时期,同时也开始了花芽的分化。当主茎出现4、5片真叶时,开始形成根瘤。根瘤到开花盛期固氮能力最强。3、开花下针期自50%植株开花到50%的植株出现鸡头状幼果为开花下针期,简称花针期。春播花生为25~35天,夏播花生为15~20天。此期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时期,其突出特点是大量开花,同时形成大量果针。并有大量果针入土,是决定有效花数和果针多少的关键时期。4、结荚期从50%植株出现鸡头状幼果到50%植株出现饱果为结荚期。北方中熟大果品种约为50天,早熟品种30~40天。结荚期是花生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其主要特点是:大批果针入土形成幼果和秕果。结荚期的另一特点是营养生长达到最盛期,叶面积系数达4~6,为花生一生中的最大值,是争取高产的关键时期。5、饱果成熟期从50%植株出现饱果到大多数荚果饱满成熟为饱果成熟期,简称饱果期。北方春播品种35~45天,晚熟品种约60天,早熟品种30~40天。饱果成熟期营养生长逐渐衰退,荚果迅速增重,饱果数大量增加,是以生殖生长为主的时期。是花生荚果产量形成的主要时期。二、花生产量及形成花生产量一般是指单位面积内荚果的质量,由每667m2株数、单株荚果数、果重3个因素构成。图6-2花生种子发芽出土过程第2页共36页第1页共3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36页(一)单位面积株数单位面积株数是决定产量的主导因素,主要受播种量、出苗率和成株率的影响。(二)单株荚果数在产量形成中,荚果数起决定作用。花多、花齐是形成荚果高产的前提,所以田间管理必须为多开花、增加有效花创造条件。(三)果重一般情况下果数比较容易得到,而要获得足够数量的饱果则比较难。决定果重的因素主要是荚果内种子的粒数和粒重。总之,产量形成是三因素协调作用的结果。生产栽培上应根据品种特点,合理密植,并加强田间管理,协调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达到苗全、苗壮,花多、花齐,果多、果饱,最终实现高产。三、影响花生生长发育的因素(一)温度花生是喜温农作物,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为12~15℃,最适温度为25~37℃。开花期以23~28℃为宜,果针伸长以25~30℃为宜。荚果发育以结果层土温15~33℃为宜。(二)光照花生为短日照农作物,多数品种对日照长度反应不敏感,光照的强弱对花生生长发育影响较大,充足的光照是保证花早、花多的重要条件。(三)土壤花生是忌连作农作物,花生应与禾谷类或薯类农作物轮作,不宜与豆科农作物轮作,轮作期3年以上为宜。高产花生适宜的土壤条件是: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疏松易碎的沙质壤土。(四)水分花生是较耐旱作物。播种时最适宜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0%~70%。开花下针到结荚阶段,是花生一生需水量多、对水分敏感的时期,以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0%~70%为宜。(五)养分1、花生的需肥特性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