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假期生活现状及建议内容摘要:大学生假期生活是整个学生生涯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假期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助于大学生的成长。本文在重点分析我国大学生假期生活现状的基础上,支出了我国大学生在假期生活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影响因素,并吸取外国有利于学生假期生活的方式,提出了提高大学生假期生活质量的建议。关键字:大学生;假期生活;现状;建议假期生活是大学生活的一部分,据不完全统计,大学生一年的寒假暑假、周末、法定节假日等假期累计约为187天,占全年总天数的51.2%。1这些假期对于在大学苦读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乐事,其假期生活也有着不同的方式和内容。但部分学生由紧张的学习状态一下子过于放松,整天玩耍、看电视、上网,使身体没有得到充分休息,也有的同学忙于聚会、暴饮暴食,打破了原先的起居规律,引起身体和躯体的失调,出现体虚、疲倦、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下降、坐卧不宁、失眠、健忘、手足无措、易激动等,统称为“假日综合症”。作为一个有较高文化层次的社会群体,大学生的假期生活应该怎样度过才有意义显得尤为重要。一、大学生假期生活现状基于大学生假期生活的重要性,关于大学生假期生活现状,不少学者都做了相关研究。大学生假期由于时间跨度大,学生自由支配时间多,学习、工作、生活等安排随意性大,使得大学生在假期中呈现出不同的假期生活方式。(一)钻研知识学习充电假期,尤其是寒暑假,不回家,抓紧在学校里的时间,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为自己加油充电在大学生中并不少见,这其中尤以大学三年级的学生为多。一方面,他们在大学里已经生活了三年时间,思乡之情不显得迫切,眼看还有一年就要离开校园,于是纷纷留校眷恋校园气息。另一方面,四年的大学生活,即将面临考研或考公务员的抉择,大学生们怕回家探亲的旅程耽误学习的课程,便利用假期宝贵时间进行一番拼搏,一边实现自己心中追求的理想。大学生留守校园热热闹闹,一些高校为顺应大学生们进行“知识充电”的需要,突击办各种学习辅导班,英语速成班、计算机速成班、考研辅导班、公务员辅导班,为大学生学习充电提供了一个平台,也丰富了大学生们的假期生活。大学生留守校园的增多,考研热、考公务员热的兴起,不仅是大学生的一种心态,也说明了社会的大气候,反映社会对对人才的渴望,以及对人才素质的提升,已经在大学生心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二)参与实践寻找职业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以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验证理论,亦是当今大学生们正在思考的话题。利用假期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推销”自己,为毕业时找到一个适得其所的职业早作准备,也是大学生们的一个心愿。现在我国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想要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崭露头角的大学生们,如果仅仅拥有一张毕业证书,势必要在事实面前碰得头破血流。只有用理论知识上好社会实践这一课,才有可能为以后进入社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使得自己常立于不败之地。大学生们利用假期进行社会实践,重视技能开发,彰显出特有的追求。一些高校也就相应地成立了一些组织,对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进行指导和调节。很多大学都成立了实践指导1丘志君:《浅谈如何创新大学生假期管理工作》,《创新》2008年第4期,第32页。小组、大学生假期实践管理协会等组织,为大学生能够走向社会、走向市场做了一些实际的工作。(三)兼职赚钱缴纳学费假期打工,赚到一定的钱银缴纳日渐上涨的学费,已经不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在假期,大学生们参与兼职,多以家教为主,其他有辅导班代课、产品销售、快递、导游、餐饮服务、办公文职、店铺管理、图书整理等多种形式。2工作地点以学生家里、店铺等校外场所为主,也有少数学生在校内兼职,如勤工俭学、礼品店销售等。兼职可以对大学生产生积极地影响,例如,有助于提升综合能力,增强自我成才意识;有助于减轻家庭经济负担;追逐时尚与消费品,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但高校学生兼职也有不少消极方面,比如,兼职与专业的相关度较低且科技含量不高,对巩固专业知识帮助不大;兼职过程中合法权益受到侵害。3(三)游戏休闲荒度青春在现在网络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通过上网,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