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处方》复习练习题一、名词解释3个题,每题5分,合计15分1、运动处方----由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士)以及体育教师、社会体育健身指导员、私人健身教练等,根据患者或体育健身者的年龄、性别、一般医学检查、康复医学检查、运动试验、身体素质/体适能测试等结果,按其年龄、性别、健康状况、身体素质,以及心血管、运动器官的功能状况,结合主、客观条件,用处方的形式制订对患者或体育健身者适合的运动内容、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及频率,并指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以达到科学地、有计划地进行康复治疗或预防健身的目的。2、体适能---指身体有足够的活力和精力进行日常事务,而不会感到过度疲劳,并且还有足够的精力享受休闲活动,和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3、运动体适能----是运动员在竞赛中,为了夺取最佳成绩所需要的体适能。4、健康体适能----是一般人为了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提高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效率所追求的体造能。5、身体成分----是指人体总体重中的脂肪组织和去脂组织(瘦体重)重量的百分比。6、耐力----是指人体长时间进行肌肉工作(或对抗疲劳)的能力,耐力有不同的分类方法。7、1梅脱---每千克体重,从事lmin活动,消耗3.5ml的氧气,其运动强度即为1MET。8、F.C.---称为功能能力,是指机体在尽力活动时所能达到的最大MET值,或在有氧范围内,机体所能完成的最大强度活动的MET值。9、E.C.---称为运动能力,是指在进行增强耐力的锻炼时,应达到并保持的运动强度。10、THR----称为靶心率,是指在经过心脏功能能力评定之后确定的,锻炼者在进行锻炼时所应达到和保持的心率。11、ETT----称为运动耐量试验,用来测定机体对运动耐受能力的运动负荷试验。12、最大强度负荷试验----要求测试终止于受试者所能达到的最大吸氧量和最高心率水平。13、次大强度负荷测试----在测试中采用低于测试者所能承受的次大强度的负荷,然后推测其最大强度的水平。14、GXT----为最大强度负荷试验。在试验过程中,逐渐增加负荷强度,同时测定某些生理指标,直到受试者达到可能达到的最大强度。15、开放链运动---为运动时远端环节在空间是游离的,一个环节运动,可以不引起其他环节运动,肌肉收缩发生于一块肌肉,或一组功能相同肌群。16、闭合链运动---为运动时远端环节是固定的,其中一个环节运动,会造成其他环节同时运动,肌肉收缩为数块肌肉,或数组肌群同时收缩。17、柔韧性----是指关节在最大的范围内活动的能力。二、填空题10个空,每空2分,合计20分1、20世纪60年代,由于运动处方被用于冠心病的康复,引起心血管疾病治疗领域的一场革命而受到重视。2、国外对运动处方的发展做出贡献的专家主要有美国医学家kennethH.Cooper,他提出的“12分钟体能测验”被许多国家采用。3、进入2l世纪以来,运动处方其发展趋势为,由应用于康复领域,发展到预防和健身领域;由心脏康复运动处方,发展到各种慢性疾病防治的运动处方;由单一提高心肺功能的运动处方,发展到多方位的力量处方、柔韧性处方;功能评定方法由繁到简;处方程序由手工制订发展到信息化处理等。4、根据处方对象分类,可将运动处方归纳为两类:康复治疗性运动处方、预防健身性运动处方。5、康复治疗性运动处方主要由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来制订,在社区中工作的高级健身指导员也会参与这方面的工作。6、预防健身性运动处方主要由体育教师、社会体育健身指导员、私人健身教练等人来制订。7、力量运动处方可用于因伤、病导致肢体长期制动、长期卧床等引起的废用性肌萎缩的康复,身体发育畸形的矫正等。8、在康复医学中用“关节活动幅度”来衡量柔韧性的好坏。10、在制订运动处方之前,一定要通过口头询问、问卷调查、医学检查、体质测定等途径,了解处方对象的体质和健康状况。11、按照运动处方进行锻炼,一般在6-8周后可以取得明显效果。12、一个完整的运动处方应包括锻炼目标、锻炼内容、运动量和注意事项等内容。13、健康体适能包括心肺耐力素质、肌肉力量和耐力素质、柔韧性素质、身体成分。14、我国有关健康体适能的评价标准主要有: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普通人群体育锻炼标准。15、肌肉力量耐力素质是完成一切日常生活活动、体力劳动和体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