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作文教学案例屈原二中孟娅作文指导中我努力尝试先扶后放,引导激趣。三年级是作文起步阶段,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是关键,趣味是先导。首先细心地“扶”他们写一写,降低写作的坡度,架设“阶梯”,让学生一点一点“攀”上去。记得那节作文课“我的课余生活”是在利用多媒体进行的,从听记训练开始的;先请同学们讲述各自课余的生活,并从中选取出比较生动的内容,请学生分析好在哪里。然后我加以引导:“你们如果也能用上这些漂亮的词汇,利用排比句准确而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感情,使自己的作文更添亮点。有信心吗”学生情绪高涨。于是我小黑板展示写课余生活的两组句子(1)我们的课外生活可真是丰富多彩。有打篮球的,写作业的,玩游戏的,还有看课外书的。(2)我们的课外生活可真是丰富多彩。瞧!下课了,同学们有的在打乒乓球,打得汗流浃背;有的同学在写作业,写得认认真真;有的同学在玩游戏,玩得兴高采烈;还有的同学在看课外书,看得津津有味。比较两个句子,你更喜欢那个句子,为什么?好多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喜欢第二句。这句写得具体生动。”我说:“是呀,同学们,其实写作文并不难,作文的素材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写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自己亲身感受到的写下来即可。”于是,我再次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师:(大屏幕展示一个排比句和一个根据此排比句修改过的陈述句,学生比较。并说一说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句子1:母爱是什么?母爱是早上出门前一句叮嘱“好好学习”;母爱是回家之后一顿香喷喷的饭菜;母爱是早上穿在身上的带有阳光味道的衣服;母爱是……句子2:母亲每天早上都要对我们不厌其烦地说“好好学习”,除了上班,还要做家务。妈妈真累啊,我爱我的妈妈!生1:排比句更顺口,更流利。生2:我读排比句似乎更能表达我对母亲的爱。而且用了排比句感情更强烈。生3:后面用了一个省略号似乎还没有说完。而陈述句是平铺直叙,感情一般。师:很好,你们能比较出排比句有这么多好处,那为什么不把它用在我们的作文中去呢?片段2:师:仿照下面这个句子,你还能说出更多的句子吗?(黑板展示句子)希望是春天刚探出头的小草;希望是春天归来的燕子;希望是什么;希望是什么;希望是……生1:希望是春天刚展开笑脸的桃花。生2:希望是春天刚扎好辫子的柳树。生3:希望是春雪覆盖下努力生长的麦苗。这时,平日最不爱发言的马玉兰同学说:希望是冬日里怒放的梅花……1师:同学们说得真好!那赶快把这个排比句工工整整地写在你的作文本上,并向你的同桌读一读吧!片段3:出示多个课文中的排比句,让学生找出排比句的普遍特点。学生归纳出:1.几个句子句式相同;2.必须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相同句式的句子构成。3.可以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片段4:师:请补充下列句子,并说说这个排比句还有什么独特之处?句子:难道友谊不是你哭泣时一句轻声地安慰吗?难道友谊?难道友谊?难道友谊……生1:难道友谊不是你心灵的一张创可贴吗?生2:难道友谊不是你劳累时的一杯清茶吗?生3:难道友谊不是你摔倒时伸出的一只温暖的手吗?生4:难道友谊不是雨天为你撑起的一把伞吗?……每个学生描述的语言都不同。我也趁机表扬他们:“你们说得真好。说得形象、逼真。”学生们越来越兴奋。说得也越来越多。我觉得他们的语言居然那么多彩生:这个排比句他的每个句子都是一个反问句。师:观察得真仔细啊!我们都知道,反问是一种修辞手法,那谁还能说一说,在排比句中除了能用上反问句之外还能用什么修辞手法呢?生:比喻,拟人,设问等等。师:那你能上面这个“排比句+反问句”的句子改成“排比句+设问句”的句子呢?学生经过思考讨论之后回答:生:友谊是什么?友谊是你心灵的一张创可贴;是你劳累时的一杯清茶……片段5:师:有这么一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一个旅游观光区,一家三口正高高兴兴地坐在缆车上观赏周围群山的风景。突然缆车绳索断裂,三个人随即掉入水潭,说时迟,那时快,爸爸用双手将女儿举过头顶,努力举出水面。女儿才没被水淹没,而她最爱的爸爸妈妈却永远地离开了她……(播放音乐韩红演唱的《天亮了》)学生欣赏师(深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