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索施工措施施工前,应检查原材料和施工设备的主要技术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在裂隙发育或富含地下水的岩层中进行锚索施工时,应对锚固段周边孔壁进行不透水性试验。当0.2~0.4Mpa压力10min后,锚固段周边渗水率超过0.01m3/min时,应采用固结注浆或其他方法进行处理。⑴、锚孔定位①锚索施工位置在两个围护桩之间及冠梁中间处,用水准仪测出锚杆孔的标高,再用钢尺量定出锚索的孔位。采用双检制度,确保锚杆位置准确。保证锚杆孔位偏差符合规程规定,锚索孔定位水平偏差控制在+100mm,垂直方向偏差控制在+50mm。②钻机安装A、确保钻机运转稳定、牢固,运行正常。本工程采用湿钻法成孔,用合金钻头或金钢石钻头钻进至设计深度。B、回转钻进参数转速:142、285、570转/min泵量:4.79m3/h最大给进压力:15kN水泵工作压力:>1.5Mpa⑵、锚杆钻孔①、钻孔不得扰动周围地层;②、钻孔前,根据设计要求和地层条件,定出孔位、做出标记;③、锚索水平、垂直方向的孔距误差不应大于100㎜。钻头直径不应小于设计钻孔直径3㎜;④、钻孔轴线的偏斜率不应大于锚索长度的2%;⑤、锚索钻孔深度不应小于设计长度,也不宜大于设计长度500㎜;⑥、向钻孔中安放锚杆前,应交孔内岩粉和土屑清洗干净。⑦、在不稳定地层中,或地层受扰动导致水土流失而危及邻近建筑物或公用设施的稳定时,宜采用套管护壁钻孔。⑧、压力分散型锚杆和可重复高压注浆型锚杆施工宜采用套管护壁钻孔。⑨、本工程锚索钻孔施工根据施工图纸中各剖面进行分段施工,并且相邻孔位根据图纸要求采用不同角度钻进,钻进角度为15。或25。相邻间隔错开。⑶、杆体制作、存储和安放①、本工程杆体的制作、存储施工现场的专门作业棚内进行;②、在锚固段长度6米范围,杆体上不得有可能影响与注浆体有效粘结和影响杆体使用寿命的有害物质,并应确保满足设计要求的注浆体保护层厚度。在自由段杆体上应设置有效的隔离层;锚索采用强度为1860Mpa的7φj15的钢绞线。钢绞线下料时应考虑锚索张拉时的工作长度。③、钢绞线应采用切割机切断。④、锚索自由段涂防锈油二道,外包塑料布二层;为使锚索不偏离锚孔断面的几何中心,应设置定位支架,定位支架采用3φ6.5钢筋匀布于φ55的钢管圈与钢管圈之间点焊,其间距为1500mm.一、二次注浆管随锚杆一起下入孔中,注浆管内端距孔底宜为50~100mm。⑤、加工完成的杆体在存储、搬运、安放时,应避免机械损伤、介质侵蚀和污染。⑥、钢绞线应清除油污、锈斑,严格按设计尺寸下料,每根钢绞线的下料长度误差不应大于50㎜。⑦、钢绞线应平直排列,沿杆体轴线方向每隔1.5m设置一个隔离架,注浆管和排气管应与杆体绑扎牢固,绑扎材料不宜采用镀锌材料。⑧、本工程压力分散型锚索应先制作成单元锚杆,再由3个或4个单元锚杆组装成复合型锚杆。⑨、锚索杆体制作后应尽早使用,不宜长期存放。⑩、制作完成的杆体不得露天存放,宜放在干燥清洁的场所。应避免机械损伤杆体或油渍落在杆体上。⑪、当存放环境相对湿度超过85%时,杆体外露部分应进行防潮处理。⑫、对存放时间较长的杆体,在使用前必须进行严格检查。⑬、在杆体安放入钻孔前,应检查杆体的加工质量。确保满足设计要求。安放杆体时,应防止扭压和弯曲。注浆管宜随杆体现放入钻孔。杆体放入孔内应与钻孔角保持一致。⑭、安放杆体时,不得损坏防腐层,不得影响响正常的注浆作业。15、○锚索安装采用人工直接送入孔内。锚索送入孔内的深度不应小于锚杆长度的95%,亦不得超深,以免外露长度不够。16、杆体安放后,不得随意敲击,不得悬挂重物。○⑷、清孔用注浆泵循环冲水,直至孔口冒出较清的泥浆水,此时即完成清孔作业。⑸、注浆①、向下倾斜的钻孔内注浆时,注浆管的出浆口应插入距孔底300~500㎜处,浆液自下而上连续灌注,且确保从孔内顺利排水、排气。②、注浆设备应有足够的浆液生产能力,应在孔口设置密封装置,将排气管端口设于孔底,注浆管应设在离密封装置不远处。③、一次注浆采用水灰比为0.45的水泥浆进行常压注浆,注浆时应控制压力(常压注浆压力一般不大于0.5Mpa),使浆液均匀上冒,直至在孔口泛出,即完成一次注浆。④、注浆后不得随意敲击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