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使用生长激素用药和剂量调整(全文)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通过促进软骨细胞增殖和蛋白质合成,以及调节体内糖、脂肪和微量元素等物质代谢,保证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1],是治疗儿童身材矮小相关疾病以及成人生长激素缺乏症的重要药物。身材矮小疾病的rhGH用药适应症,应准确把握儿童内分泌医生应明确rhGH对儿童患者的适应证。目前,根据美国FDA批准,生长激素可应用于导致儿童身材矮小的疾病,包括生长激素缺乏症(GHD)、Turner综合征(TS)、Noonan综合征、短肠综合征、慢性肾功能不全、PraderWilli综合征(PWS),特发性矮小症(ISS)、SHOX基因缺失、出生后无追赶生长的小于胎龄儿(SGA)[2]。2013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制定了《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儿科临床规范应用的建议》[2],提出对中枢性性早熟、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等原发病治疗后出现的持续生长落后、预测成人身高明显受损患儿给予rhGH治疗虽可改善生长情况,但尚需更多循证医学依据,目前不作为常规推荐。对于生长速度减慢的儿童,如未发现其他致矮小的疾病,如甲状腺机能减退、慢性疾病、营养不良、遗传性疾病,应考虑以上提到的rhGH用药适应症。针对不同疾病,rhGH起始剂量和用药原则有所不同GHD患者应及早诊断和治疗,以期在青春前期获得最大的身高增长。rhGH治疗应采用个体化治疗,宜从小剂量开始,目前推荐剂量为0.075~0.15U/kg.d,每晚睡前皮下注射一次,或每周总量分6~7天注射方案,最大剂量不宜超过0.2U/kg.d。青春期rhGH治疗剂量高于青春期前的剂量。对于Turner综合征患儿的起始治疗时间,身高位于正常女性生长曲线的第5百分位数以下时,即应开始GH治疗,可早至2岁时开始[3]。但对于较小年龄开始使用生长激素治疗的患儿,目前尚缺乏足够的有关生长激素长期疗效和安全性的循证医学证据。Noonan综合征患儿的推荐剂量则为0.066mg/m2.d。rhGH治疗开始越早,效果越好。此外,由于Noonan综合征患者的白血病和某些实体瘤发病率高于普通人群,建议开始rhGH治疗时,应进行严密观察随访肿瘤易感性的问题。PWS儿童患者的推荐剂量为1mg/m2.d,并根据IGF-1的水平调整剂量,使IGF-1维持在+1~+2身高标准差数值(SDS),对于成人期PWS患者,治疗剂量推荐0.1~0.2mg/d,监测IGF-1水平保持在0~+2SDS。根据欧洲指南,ISS治疗的身高指标为低于平均身高的2~3个标准差,建议开始治疗年龄为5岁至青春期早期[4]。国内推荐用rhGH治疗的ISS患儿,应满足下列条件[3]:1.身高落后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健康儿童平均身高减2个标准差;2.出生时身长、体重处于同胎龄儿的正常范围;3.排除了系统性疾病、其他内分泌疾病、营养性疾病、染色体异常、骨骼发育不良、心理情感障碍等其他导致身材矮小的原因;4.GH药物激发试验GH峰值≥10μg/L;5.起始治疗年龄为5岁。SGA患儿的rhGH推荐剂量为0.15~0.2IU/kg.d。原则上应根据体重的变化和血清IGF-1来调整剂量,治疗开始时身高与遗传身高差距越大,治疗效果越好。此外,临床上,儿童内分泌医生还应根据体重、青春期状态选择初始治疗剂量,在治疗过程中使IGF-1水平保持在正常范围内。而且,血清IGF-1和IGFBP-3水平检测可作为rhGH疗效和安全评估的指标。根据rhGH的疗效评估情况,调整用药剂量身高和生长速度是临床判断身材矮小患者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儿童患者应每3个月监测1次身高、体质量和生长速度,每年需进行骨龄评估。短期疗效评估方面,可参考患儿年龄、青春期发育情况和生长落后程度调整用药。第1年rhGH治疗有效的体格测量指标包括SDS改善>0.3~0.5SDS,第一年身高增长速度增加>3cm或生长速度SDS>1SDS。长期疗效评估方面,可以评估成人期身高减去开始rhGH治疗时的身高SDS。此外,需要根据生长速度、体质量变化和IGF-1水平进行剂量调整。治疗过程中,应维持IGF-1水平在正常范围内。在依从性较好的情况下,若生长情况不理想,且IGF-1水平较低,可在批准剂量范围内增加rhGH剂量。在最初2年后,若血清IGF-1水平高于正常范围,特别是持续高于2.5SDS,可考虑减量。同时,临床医生还需考虑性别和青春发育的因素[5]。rhGH治疗成人生长激素缺乏症,评估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