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地理科仿真卷(一)(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据国外媒体报道,鲸鱼座γ星(恒星)有5颗行星环绕,其中一颗行星可能具备孕育生命的条件。该行星具备孕育生命的条件可能是()A.该行星的公转周期与地球相差不大B.该行星表面的温度适宜,具备存在液态水的条件C.就外观和所处的位置而言,该行星是一颗特殊的星球D.该行星体积、质量巨大,有厚厚的大气2.有关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影响的正确叙述是()A.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活动B.太阳辐射与地球上某些自然灾害如地震、水旱灾害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C.太阳辐射的电磁波对地球磁场影响明显,从而使地球上产生“磁暴”现象D.太阳辐射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3.按由老到新的年代顺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蕨类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B.三叶虫→鱼类→恐龙C.元古宙→古生代→太古宙D.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4.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体现在()A.公转轨道面和其他行星相差巨大B.是八颗行星中质量最小的行星C.既有自转运动,又有绕日公转运动D.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下图为四地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第5题。5.图示景观与所属地貌类型对应正确的是()A.①—风蚀地貌B.②—山丘地貌C.③—流水地貌D.④—海岸地貌喀斯特地貌是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化学溶蚀作用形成的一种典型地貌。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是我国北方典型喀斯特地貌的分布区。读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景观图,完成6~7题。6.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特点是()A.奇峰林立,地表崎岖B.冰川广布,河流众多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D.地势平坦,土壤肥沃7.与房山喀斯特地貌形成及特点密切相关的自然因素是()A.气候、植被B.植被、土壤C.土壤、地形D.岩石、水文下图示意大气受热过程。读图,完成8~9题。8.与晴天相比,阴天夜晚气温偏高,主要因为()A.①增强B.②减弱C.③减弱D.④增强9.大气中CO2浓度增加会加剧全球变暖,其原因是()A.增强了①的辐射B.减少了③的散失C.增强了②的反射D.减少了④的辐射矮寨特大悬索桥位于湖南省吉首市境内,大桥主跨1176米,跨越德夯大峡谷,是世界上峡谷跨径最大的钢桁梁悬索桥(见下图)。读图,回答第10题。10.影响大桥修建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地形B.气候C.河流D.土壤读长江流域示意图,回答11~12题。11.图中反映的该流域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有()①水土流失②大气污染③固体废弃物污染④水体污染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2.长江经济带在中国国土开发中占有重要地位,下列有关长江经济带建设说法正确的是()①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放在首位②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③加快大城市的发展④重点发展资源型产业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下图为一地理科考小组在某山地不同海拔拍摄的主要植被照片。据此完成13~14题。①②③④13.该山地四类植被所在海拔由高到低依次是()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①③②④D.④②①③14.③是香樟树的树叶,是下列哪个地区的典型植被()A.东北平原B.青藏高原C.华北平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2020年8月12日北京迎来大到暴雨,密云某地山体垮塌。据此完成15~16题。15.此次强降雨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是()A.河流的径流量增大B.地下水水位迅速抬升C.山区植被覆盖率锐减D.有效缓解北京夏季干旱16.密云某地山体垮塌的原因有()①山体土质松散,不稳定②山地地形,起伏较大③植被根系发达,保持水土能力差④降水强度大,对山体侵蚀作用强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读我国城乡人口比重变化图(来源:国家统计局),完成17~18题。17.据图可知,我国()A.1990年,乡村人口数量最低B.1990年以来,城乡人口数量下降C.2010年,城乡人口比重持平D.2010年以后,城镇人口增长放缓18.图中乡村和城镇人口比重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经济因素B.生态环境因素C.政治因素D.社会文化因素中国山水画往往源于自然,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下图为一幅山水国画,作品中表现的地貌多发育于我国南方喀斯特地区。读图,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