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29读书报告——吴琼《西方美学史》第十一章歌德美学第十二章席勒美学徐彦宾一、歌德(一)历史定位启蒙运动之后,德国进入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并行的时期。在18世纪70年代开始的狂飙突进运动中,歌德作为旗手做出了杰出贡献,对德国民族文学有奠基作用。之后与席勒的合作把德国民族文学推向高峰。歌德是欧洲的最重要的剧作家、诗人、思想家,除了诗歌、戏剧、小说、风景画创作之外,在文艺理论、哲学、历史学、造型设计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从事的自然科学研究有动植物形态学、解剖学、颜色学、光学、矿物学、地质学等,并在个别领域里取得了令人称道的成就。(二)思想发展过程时期思想特点主要作品1770-1775狂飙突进时期提倡精神解放,反对古典主义。《莎士比亚命名日》、《论德国建筑》、《葛茨·冯·伯利欣根》、《少年维特的烦恼》1775-1786魏玛时期自由思想开始抽象,谨小慎微,厌倦。热爱自然,热衷自然科学研究。构思《塔索》、《哀格蒙特》、《威廉·迈斯特》、《浮士德》1786-1788意大利游历时期文艺和美学思想从狂飙突进时期的浪漫主义转向古典现实主义。按照温克尔曼的精神来解释古希腊罗马的文化艺术,发现艺术规律与自然规律的一致性。动手写以上某些作品《自然的单纯模仿、作风和风格》(回国后写作)1788-1805魏玛古典主义时期与席勒合作建立古典主义文学纲领。克服启蒙运动理性主义和狂飙突进运动个人主义的反思和整合。完成《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赫尔曼与窦绿苔》,开始创作《浮士德》1806-1807精神危机时期反感年轻一代浪漫主义的主观主义的矫情。1808-1832晚年世界主义时期世界主义的文学观——提出“世界文学”概念,认为艺术是人类创造的共同财富,世界各地的文学存在一个相互作《潘多拉》、《威廉·迈斯特的漫游时代》、《诗与真》、《浮士德》第二部、《西东合用的过程。集》、《意大利游记》、《歌德谈话录》(三)主要观点——古典主义美学观点与众不同之处——与德国其他美学家相比,歌德是德国古典美学中比较特殊的一位,他很大程度上传承的不是德国人固有的理论思辨习惯,而是关注现实、重视经验的现实主义风格。他对德国美学自康德以来的在主观性中寻找美学基础的态度持反对立场,强调美就存在于自然之中,艺术创造应以自然和现实生活作为基础,应该遵循自然的内部规律,在自然之中创造出高于自然的东西。歌德不仅是文学家、文艺理论家,而且还一直致力于自然科学研究,这对他的美学观、艺术观均有巨大影响。(四)论证线索和逻辑1.浮士德精神——德国文化精神能动的精神——渴望无限,对绝对本质的寻求和创造,不满足于有限存在,渴望在永恒的创造中实现自身本质的能动创造精神。辩证的精神——否定的精神,通过不断的否定来实现自我超越。历史的精神——追求无限的过程就是通过否定自身来不断提升的过程在矛盾运动中通过自我否定而实现的自我超越。2.论美与艺术美美是自然的本原现象:自然是存在又始终不完成,本身始终如一的整体。自然表现为万物,美在这万物中显现。但并非万物显现的都是美,只有事物本身具有合目的性是才是美的。艺术美:艺术规律与自然规律有一致性,所以艺术美也在于它的合目的性。艺术的最高标准在于合乎自然的本质,但是艺术要以特殊表现一般。“为一般而找特殊”和“在特殊中显出一般”两种创作方法的区别——寓意与象征的区别:“为一般而找特殊”——寓意:现象→概念→形象,概念囿于形象局限而不得充分表达。(概念:逻辑推理的概括,抽象)“在特殊中显出一般”——象征:现象→观念→形象,观念不囿于形象的局限而永无止境发挥作用。(观念:形象的概括,具体)3.论艺术与自然一方面,歌德强调艺术应当真实地模仿自然,以现实生活作为艺术创作的基础。另一方面,创作还要灌注作家的内心体验。艺术的真实必须以自然的真实为基础又超越自然真实。艺术的整体性:不同于自然的整体性,是为灵魂关注的充满生气的整体。4.论古典的与浪漫的歌德并非反对一切浪漫主义或浪漫主义的一切方面。歌德反对的是耶那学派浪漫主义的病态和过分伤感的作风,因为耶那学派的浪漫主义与狂飙突进运动中的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