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標準差的實施步驟與成功關鍵「6SIGMA管理」是指高階主管視『追求零缺點』為其終身信仰,透過6SIGMA理念的分享與全體員工溝通,再經由溝通而產生共識,藉由共識而凝聚成強大念力,提供高品質且不斷改進的產品及服務,在客戶中建立優質及物超所值的良好聲譽。在未來,企業實施6SIGMA管理,會有如被要求通過ISO9000品質系統認證一般,成為顧客要求供應商展現其穩定品質的一項手段。透過SIGMA指標,可將企業品質管理水準以『數據』真實的反映出來,任何一個企業只要看其『SIGMA』值的多少,就可以了解其參與市場競爭的能力和實力,也是未來市場Benchmarking標竿競爭的參考。6Sigma管理的實施條件◎將6Sigma作為企業經營管理的中心環節,並成為一種『規範化』的工作體系,才能有效地實施6Sigma管理,真正實現『以顧客為中心的品質管理』和『以數據為依據的基本原則』。◎6Sigma系統的推動,必須符合本身的企業文化,欲建構6Sigma管理系統,領導者要發揮領導的功能,對於經營發展策略、企業核心流程加以承諾,勾勒出企業共同的願景。建構6Sigma系統架構Sigma的觀念和工具基本上和TQM及相關品保手法大同小異,重要的是如何應用及活用。本土企業推動不了6Sigma,除了不是出於自發性的變革改善外(大多數都來自客戶的壓力而去做),其次就是因為他們用「功能別」來推動(例如由品保部門)或用「人」來推動(如管理代表),未經整體人力、專業與施行技巧等全盤構思,沒有完備的推動架構,致使活動宗旨走樣,各個部門各自為政,最後走向失敗。6Sigma的推動架構大小需視公司規模而定,例如奇異公司,把6Sigma管理視為日常活動,也將其視為管理者職務的一部份,因此指派專人負責。但以台灣中小企業的規模及體質,可運用現有ISO品質系統,建構符合企業文化的推動架構,下列為一般6Sigma的推動架構,提供予各公司參考。倡導者:確定改善項目並領導6Sigma行動的高級主管或事業單位的最高主管。主要工作是預算安排、協調解決糾紛與問題,並不需要專職負責品質專案計劃,但必須要投入必要的時間與精力,以確保計劃執行的成功。根據奇異公司的課程規劃,訓練時間要一個星期。黑帶導師:在一個事業單位中,只有一位黑帶導師,主要工作是專職的教師,負責稽核並指導黑帶工作。扮演黑帶導師的人員必須要有深厚的統計基礎及教學領導的特長,且必須要經過綠帶、黑帶的訓練,領有資格執照並有實務經驗,表現優異者才可,另外還需要指導至少10人獲得黑帶資格,經過該事業單位倡導者委員會評議通過,方可獲得黑帶導師的資格,且必須要專職工作至少二年的時間,所需要的課程訓練時間至少二星期。黑帶人員:在一個事業單位中,黑帶可視部門的需要設定,通常是每一個生產單位最好有一位。其主要工作是專職的行動具體負責人,帶領工作小組從事關鍵性生產環節的改善,及評估、分析、改善和監控影響顧客滿意度和生產綠帶人員:利用業餘時間參加黑帶培訓計劃的人員,主要目的是希望這些綠帶人員在受完訓練後,成為各單位6Sigma的種子教師,將6Sigma實施的手法運用在日常作業中,且每一位綠帶人員必須要完成一個專案項目才能結束培訓,通常課程訓練時間約二星期。6Sigma有效的實施程序由6Sigma推動委員會,建立全面品質保證體系,設定短、中、長期品質目標計劃,以策略管理展開方式分階段實施,並了解核心顧客真正的需求,最後透過全員參與及改善方式的展開,使員工熟悉6Sigma品管方法運用在工作上,推動日常管理,建立標準化文件,提升企業競爭優勢,以下將簡介其各實施程序的作業重點及注意事項:1.依belt層級分級進行6sigma教育訓練作業重點:視公司資源(人力素質、軟硬體設備)及產品特性,分層級施予必需及適合的基本統計運算、品管手法及品保工具。2.成立6sigma推動專案及執行程序(1)公司成立6Sigma專案,可運用現有的ISO品質系統,以總經理為倡導者,管理代表為黑帶導師或黑帶人員,各部門主管為綠帶人員,現場品管圈為專案小組,建構成符合企業文化的改善架構。同時成立6Sigma委員會,指派專案負責人(最好專職),定期審查推動成效,擬定相關獎勵辦法及舉辦期末觀摩,各部門主管為6Sigma推動成效審查委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