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业生态学》教学大纲Agroecology(BilingualTeaching)一、大纲说明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农业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及系统论的方法,研究农业生物与其自然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应用性科学。农业生态学是生态学在农业领域应用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研究由农业生物与其环境构成的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调控和管理途径等。学习农业生态学的目的意义一方面要了解有关生态学的一般知识及理论与方法,另一方面要运用农业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分析农业生态系统的资源生态问题与系统优化途径。运用农业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研究农业领域中的生态问题,探讨协调农业生态系统组分结构及其功能,促进农业生产的持续高效发展,是农业生态学的根本任务。农业生态学不仅要进行基础性的理论研究,更要为发展农业生产提出切实可行的技术途径,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人类社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必然要以牺牲自然资源为代价。如何尽可能减轻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和降低资源成本,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生态学面临的重大问题。同样,这也是农业生态学要探索的问题。把握农业生产的“生态一技术一经济”复合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与特点,从整体结构优化和提高系统功能上进行合理调控,以促进农业生产持续高效发展,是农业生态学未来发展中面临的重要任务。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从农业生态学研究对象-农业生态系统出发,了解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特点、功能特点,明确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生物组分对整个系统的作用特点及其相互关系。理解农业生态学的原理是根据自然界中的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规律,环境资源一生物群体一人类之间协调发展规律建立起来的。了解农业生物与环境之间以及农业生物内部在能量和物质转化方面的特点,掌握建立高效农业生态系统的理论和技术。理解农业生态学围绕生物这个核心,从个体、种群和群落水平研究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和作用规律,掌握如何根据当地农业资源特点,建立合理生物结构的理论和技术。理解农业生态系统的三个调控层次,包括自然调控、农业技术调控和社会间接调控,掌握调控机理和技术要点。在授课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与技术,加大课程的信息容量,使学生更清楚、更准确地理解农业生态学的有关术语概念、理论与技术。3.教学改革农业生态学不同于自然生态学,它更多地要涉及社会、经济与技术问题,因为农业生产本身就是一个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结合在一起的过程。所以,从这一角度出发,在教学过程中应把握农业生态与自然生态的异同点,注重社会经济因素及技术条件对农业生态系统的作用,不能简单地用纯生态的理论与思想来分析和解释农业及经济发展问题,更不能把生态问题绝对化。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实例的解剖,要通过实例来激发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2二、教学大纲内容第一章绪论(2学时)Chapter1:Introduction(2h)第一节生态学及其发展生态学的概念、生态学的主要发展阶段、生态学分支学科第二节农业生态学及其发展农业生态学的产生、农业生态学的发展、农业生态学的趋势展望第三节农业生态学的内容与任务农业生态学的内容、农业生态学的特点、农业生态学的任务本章的重点、难点:理解有关概念与术语;掌握生态学与农业生态学的含义和研究内容;农业生态学的特点等。建议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准确地讲解有关概念,通过多媒体的方法使同学对抽象的概念与内容有一定感性认识,加深印象,以此来提高教学效果。本章思考题:1.什么是生态学和农业生态学?2.为什么说农业生态与自然生态不完全一致?3.农业生态学的主要任务及其发展趋势是什么?第二章农业生态系统与环境(7学时)Chapter2:Agroecosystemandenvironment(7h)第一节生态系统概述系统的概念与基本特征、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农业生态系统的概念、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功能。第二节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生产力生产力的概念、农业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与次级生产、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的途径。第三节环境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