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第十五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第三届中国国际学生信息科技创意大赛指南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中国国际学生信息科技创意大赛组织委员会编二○一三年十二月一、人员范围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简称“电脑活动”)的人员范围是:全国普通高中、初中、小学的在校学生。中国国际学生信息科技创意大赛(简称“创意大赛”)的人员范围是:邀请部分国家或地区的中学生(七年级至十二年级)。“电脑活动”与“创意大赛”部分项目重合。国内外学生在同一规则内同等参与。二、项目设置本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内容分为“电脑作品评选”(简称“评选类项目”)和“电脑机器人竞赛”(简称“竞赛类项目”)。根据不同学段中小学生的特点,“电脑活动”按学段分小学组、初中组和高中组,分别设置评选类项目和竞赛类项目。其中:“创意大赛”所设置的评选类项目和竞赛类项目,部分与“电脑活动”相同。详见本指南正文或英文版指南说明。三、“评选类项目”项目设置、相关要求、评比指标及办法(一)“评选类项目”是指使用计算机创作、设计、制作的数字化作品。项目设置为:小学组:电脑绘画、“校讯通”专项绘画、电脑动画、“健康教育”专项动画、网页设计、电子板报、微博英语创作、生活创意设计初中组:电脑绘画、“校讯通”专项绘画、电脑动画、“健康教育”专项动画、网页设计、“校讯通”专项手机动漫、微博英语创作、3D创意设计(创新未来设计)、3D创意设计(创新三维设计)、生活创意设计高中组:电脑艺术设计、电脑动画(二维)、电脑动画(三维)、“健康教育”专项动画、网页设计、计算机程序设计、“校讯通”专项手机动漫、3D创意设计(创新未来设计)、3D创意设计(创新三维设计)、微视频说明:电脑绘画、电脑动画(二维和三维)、计算机程序设计、生活创意设计等项目的部分获奖学生在参加“电脑活动”夏令营时将和参加“中国国际学生信息科技创意大赛”的、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参赛学生进行作品展示与创作交流。(二)相关要求1.活动主题:探索与创新鼓励广大中小学生结合学习与实践活动及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设计、创作电脑作品,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作品形态界定(1)电脑绘画运用各类绘画软件或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制作完成的作品。可以是主题性单幅画或表达同一主题的组画、连环画(建议不超过五幅)。创作的视觉形象可以是二维的或三维的,可以选择写实、变形或抽象的表达方式。表现形式可以是运用鼠标或数字笔模拟手绘效果,即用一定的技术处理手法,用电脑来模拟手绘效果;也可以是根据主题,利用数字化图形、图像处理工具对图像素材的再加工。存放格式为JPG、BMP等常用格式,大小建议不超过20MB。(2)电脑艺术设计运用图形、图像处理软件,用电脑设计制作完成的原创作品。可以是:商标及符号标志设计、企业形象设计、产品包装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展示艺术设计和工业产品设计(各类艺术设计作品的形态界定见《附件一》)。作品要表达某一特定的主题或目的,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能够体现创作者的设计理念。作品应强调对艺术设计中图形、文字、色彩三大基本元素的综合表现能力。存放格式为JPG、BMP等常用格式,大小建议不超过20MB。单纯的电脑绘画、摄影和动态的视频、动画等不属于此项作品的范围。(3)电脑动画运用各类动画制作软件,通过动画角色和场景绘制、音效处理与动画制作,运用动画画面语言完成的原创作品。其中:高中组按照电脑动画(二维)、电脑动画(三维)分别设组别。利用三维制作软件进行创作的动画属电脑动画(三维)组作品。三维动画作品中可以嵌入二维动画影像,但播放时长建议不超过20秒。作品要表现一定的故事情节,表现手法不限。“健康教育”专项动画作品本年度主题包括:个人卫生、学校环境卫生,青少年营养与食品安全,气候变化、灾害预防及环境保护等。二维作品播放文件大小建议不超过20MB,播放时长建议不超过5分钟。三维作品播放文件大小建议不超过100MB,播放时长建议不超过5分钟。基于数码录像方式制作的画面不属于此项作品范围。(4)网页设计使用HTML语言或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