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组织学(Histology),是研究人体细微结构和功能关系的科学。这门科学是借助于显微镜进行观察的,又称微视解剖学或小体解剖学。2.解剖学(Anatomy),是研究人体宏观结构和机能关系的科学。解剖学是借助于肉眼观察的,又称巨视解剖学,或大体解剖学。3.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是研究人体从宏观到微观结构与其与功能关系的科学。4.细胞(Cell):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最小基本单位。5.组织(tissue):是由许多在形态和功能上具有密切联系的细胞和细胞间质所组成的基本结构称为组织。6.器官(organ):由几种不同的组织结合在一起构成具有一定形态和功能的结构称器官。7.系统(system):许多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密切联系的器官结合在一起,共同执行某种特定生理活动。8.人体(Humanbody):由许多系统、器官和组织共同组成的有机整体。9.上皮组织:简称上皮,是由密集的细胞和少量的细胞间质组成。大部分上皮组织分布在机体的外表面和衬贴在体内各种有腔器官的腔面。组成上皮组织的细胞称上皮细胞。上皮细胞排列紧密而规律,细胞间质很少。上皮细胞具有明显的极性,可分为游离面和基底面。10.结缔组织:是由细胞和大量的细胞间质组成。与上皮细胞比较,结缔组织的主要结构特点是细胞数量少而种类多,细胞形态多样,无极性,分散在细胞间质内;结缔组织的细胞间质多。11.神经纤维:是由神经元的长突起和包在其外表的神经胶质细胞所组成的纤维状结构。根据神经纤维有无髓鞘,分为有髓神经纤维和无髓神经纤维两种。12.小循环:全身返回心的含有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自右心室泵出,经肺动脉与其分流到肺泡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使静脉血变成动脉血,再经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血液沿上述路径的循环称小循环或肺循环。13.大循环:含氧和营养物质较多的肺动脉血,自左心房泵出,经主动脉与其分支流到全身毛细血管(肺泡毛细血管除外),进行物质和气体交换,使动脉血变成静脉血,静脉血再汇入各级静脉,经上、下腔静脉与冠状窦流回右心房。血液沿上述路径的循环称大循环或体循环。14.微循环:是指由微动脉到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它是血液循环的基本功能单位,包括微动脉、中间微动脉、真毛细血管、直接通路、动静吻和和微静脉等。15.免疫(immunity)是指机体的一种保护性生理反应,其作用是识别“自己”和“异己”,并排除抗原性异物(病原体与其产物、衰老的自身细胞、突变产生的异常细胞等),以维护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16.免疫系统:是执行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的机构,是免疫功能的结构基础。它是由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和淋巴器官(胸腺、淋巴结、脾和扁桃体)等组成。广义的免疫系统还包括其他各种白细胞与肥大细胞和免疫活性分子等。感觉器(sensoryorgans)是感受器与其附属结构共同构成的器官,也称感觉器官,简称感官,包括视器、前庭蜗器与皮肤等。17.感受器(receptor)是指感受内、外环境某种刺激而产生兴奋,并将刺激能量转换为传入神经冲动的结构,是一种能量转换器。18.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的刺激所做出规律性的反应称作反射。19.反射弧:由五个基本部分组成,即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是进行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20.免疫应答(immuneresponse):是机体免疫系统对抗原刺激所产生的以排除抗原为目的的生理过程。包括三个阶段:抗原识别阶段、淋巴细胞活化阶段、抗原清除阶段。第二章运动系统一、解释名词概念练习1.骨松质:是由许多交织成网的杆状或片状的骨小梁构成,其结构疏松,呈蜂窝状。2.骨连结:是骨与骨间的连结装置,根据它的构造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纤维连结和滑膜关节连结两种形式。3.椎间盘:是相邻二椎体间的纤维软骨板,其周围是纤维环,中间为髓核。椎间盘的厚度自上而下逐渐增加,起弹性垫的作用,也可增加脊柱运动的幅度。4.胸廓:由12块胸椎、12对肋、1块胸骨和它们之间的骨连结共同围成,有保护胸腔脏器和一部分腹腔脏器的作用,并参与呼吸运动。5.骨盆:.是由骶骨、尾骨与左右髋骨与其间的骨连结构成的一个完整骨环,具有保护盆腔内的脏器和传递重力的作用。二、问答练习1.从骨的理化特性来解释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