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江至遂宁高速公路报告书中江至遂宁高速公路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1.工程概况中江至遂宁高速公路是XX省规划建设的“16.8.8”网中的18条联络线之一绵阳至遂宁(绵阳-中江-遂宁)中的后半部分,它连接了京昆(g5)、沪蓉(g42)和成渝环线(g93)三条国家高速公路。对进一步改善区域交通状况,提高公路运输能力,构建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完善区域高速公路路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路线起于XX县区玉兴镇,采用枢纽互通式立交与成都三绕相接,路线向东至永安镇后折向东南,至鲁班水库以南进入XX市XX县区,向东经观桥镇南、景福镇南、双乐乡南进入XX市XX县区陈古镇,折向东南经万林乡、沱牌镇至XX县区回马镇,为本项目终点,接遂回高速公路。路线主线全长83.528km公里,总投资估算为89.853亿元,平均每公里造价1.076亿元。主要控制点为。XX县区,XX县区观桥镇、景福镇,XX县区陈古镇、万林乡,XX县区回马镇。2.重要环境要素分析1、根据本项目施工图拟定的路线方案,在综合考虑工程规模、地质条件、社会经济、路网规划、城镇规划、工程占地、拆迁安置、水土流失以及路线对声、大气、水、生态环境等的影响,本报告书认为工可推荐方案合理可行。2、生态敏感区域本项目不涉及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等特殊生态敏感区域。本项目的建设与当地的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交通规划等不冲突,项目所在地区人民政府总体上同意推荐的路线方案。3、城市规划本项目推荐路线方案符合XX县区、XX县区、XX县区、XX县区等相关市县总体规划和交通运输发展规划。4、重大基础设施本项目与所在地区现有重大基础设施干扰较小,能够保证第1页共11页现有电力、水利、交通、通信等重大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施工期间,对沿线部分国省干道存在一定的交通干扰。13.社会环境本项目是XX省规划建设的“16.8.8”网中的18条联络线之一绵阳至遂宁(绵阳-中江-遂宁)中的后半部分,它连接了京昆(g5)、沪蓉(g42)和成渝环线(g93)三条国家高速公路。对进一步改善区域交通状况,提高公路运输能力,构建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完善区域高速公路路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4.生态环境1、生态环境现状根据《四川植被》植被区划图,工程评价区的植被区划属于:川东盆地及西南山地常绿阔叶林地带,川东盆地偏湿性常绿阔叶林亚带,盆地底部丘陵低山植被地区,川中方山丘陵植被小区。经过野外调查和查阅有关资料,本工程线路所经路段两侧300m以内区域,共有维管植物约64科151种。其中,蕨类植物6科9种,裸子植物3科3种,被子植物55科139种。种子植物共计58科142种,分别占四川种子植物总科数的27.59%、总种数的1.63%;占中国种子植物总科数的17.25%、总种数的0.46%。通过实地调查,并咨询XX县区、XX县区、XX县区、XX县区林业部门,本项目评价范围内未发现野生珍稀保护植物和古树名木分布。项目永久占地涉及生态公益林保护工程实施范围,工程建设将占用生态公益林总面积约33.45公顷,所占用的生态公益林类型主要为柏木林、马尾松林和竹林等,由于区域受人为干扰较大,导致生境破碎化较严重,造成评价区内生态公益林分布较为零散且面积较小,拟建公路占用的生态公益林主要在XX县区、XX县区、XX县区境内,并呈全路段均匀分散分布的特点。第2页共11页根据工可路线方案,经过调查和查询,项目沿线评价范围内没有古树名木分布。(2)动物拟建项目评价区内共有陆生脊椎动物约21目85科132种,无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8种:大灵猫、林麝、鸢、雀鹰、凤头麦鸡、斑头鸺鶹、长耳鸮、短耳鸮,有XX省省级重点保护动物3种:董鸡、鹰鹃、普通夜鹰。由于评价区主要由聚落生态系统和农田生态系统构成,人类活动频繁,评价区的陆生脊椎动物以鸟类居多,占总种数的69.49%,且农田鸟类和水鸟数量较多;兽类、两栖类、爬行类野生动物种类和数量均很少,物种多样性水平较低。2由于评价区主要由农田生态系统构成,森林生态系统呈带状或斑块状镶嵌其中,该区域人类活动相对较频繁,因此评价区内兽类动物种类和数量较少,物种多样性水平较低。调查表明,评价区内兽类共约有6目11科23种,主要为中小型兽类广泛分布的物种类别,稀大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