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5单元第5课时《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亲自动手,通过量、剪、拼等活动发现并证实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应用三角形的内角和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经历猜想——验证——得出结论——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体验归纳、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动手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的全过程。教学难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探究和验证。主要微能力点:B6技术支持的展示交流和A6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教具准备:三角板、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直角三角板,学具袋、小组探究记录单。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我们来猜个谜语。形状似座山,稳定性能坚,三竿首尾连,学问不简单。(打一几何图形)生回顾三角形的相关知识。师:今天我们继续研究有关三角形的知识。(教师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猜谜语环节,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向,调动学生探究有关三角形知识的欲望。二、自主探究1.认识“内角”、“内角和”,合理猜想。师:看到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生: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内角和?生: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生: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师:谁来猜测一下?说出你的根据。生:我觉得三角形的内角和可能是180°。我是根据直角三角板来猜测的。生指出三角板每个内角的度数,并计算出内角和是180°。(教师板书)师:单凭两个直角三角板的内角和是180°,是不是就可以说所有的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呢?生:两个三角形数量太少,不能代表全部的三角形(数量少)。生:这两个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还有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种类不齐全)。2.交流测量数据师:这两个三角形比较特殊,不能代表所有三角形,看来,这只能是我们的一种猜想(贴字条:猜想)。要想知道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接下来,我们要做什么?(贴字条:验证)师:用希沃白板拍照功能,展示学生课前测量的数据进行交流。【B6技术支持的展示交流】把学生课前测量三角形内角的结果利用希沃白板的拍照功能进行展示交流,既让学生提前复习了测量角的方法,也为本节课课上验证提供更多的数据,节省了课堂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3.小组验证,得出结论师:如果我们不去用量角器测量,你还有别的方法来验证三角形内角和是不是180°呢?请同学们利用学具袋中提供的材料,选择一种方法进行验证,并填好记录单。学生分组合作探究,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展示探究过程及方法。方法一:剪拼生:我们小组是把三角形的两个角剪下来,与另一个角拼在一起,正好拼成了一个平角,平角是180°,所以我们组的结论是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方法二:折拼生:我们组用的是折一折拼在一起的方法,我们把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三个角折在一起,发现正好是一个平角,所以内角和是180°。师:刚才我们用了测量、撕拼、折拼等方法,分别对这三种类型的三角形进行了验证,现在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贴字条:结论)生: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板书结论)。师:但我们用测量的方法得出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有的是182°179°,这是为什么?生:测量的时候有误差。师:如果测量的结果是150°还是因为误差吗?生:不是,是测量错误。师:我们再来看这两种方法(指撕拼和折拼),都是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拼在一起,转化成了平角(板书:转化)。我们用旧知识解决了新问题。4.明确结论,突破难点利用几何画板演示三角形的内角和,让学生直观的感受任何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师:是不是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呢?当三角形形状、大小发生变化的时候,它的内角和是不是还是180°?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教师用几何画板动态演示三角形变化过程)师:你发现了什么?生:它们的内角和没有发生变化,∠1和∠2的度数在变小,∠3的度数在变大,但它们的内角和没有发生变化。生:三角形变小了,内个角的度数也发生了变化,但是内角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