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试题】考点4.生产与经济制度(1)生产与消费: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发展生产的意义(2013年江苏卷,7)亨利·福特曾说过:“如果我最初问消费者他们想要什么,他们会告诉我‘要一匹更快的马!’”。有人说,如果真这样,汽车大王就不会出现了。材料体现的经济学道理是()A.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B.产品开发不需要考虑市场需求C.产品开发要利用人们的求异心理D.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会引导生产解析:本题的题眼是“消费者他们想要什么”“汽车大王就不会出现”“经济学道理”。材料的主旨是生产者要主动进行创新,不是消费者需要什么我们才生产什么,A项符合题意。产品开发要考虑市场需求,B项说法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消费者的消费心理,C项与题意无关。D项强调的是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与题意无关。答案:A37.(24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当前,油价高涨、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等问题凸显,汽车消费者日趋理性,提倡环保消费和前瞻消费。这种新的消费观念催生出低油耗、低排放、一车多能的时尚新车型,并逐步引领汽车消费的新趋势。材料三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时,文化消费在总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会急剧增加。2012年,广东人均GDP约为8570美元,但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中,教育文化娱乐服务仅占13.2%,而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中,这一比例更低至6.26%,居民文化消费潜力未能充分释放。(1)图6、图7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6分)(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中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知识,分析消费新趋势对汽车行业的影响。(8分)(3)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生活》中的有关知识,就政府如何拉动居民文化消费提出合理建议。(10分)解析:本题以居民收入和居民消费为背景材料综合考查《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点。第(1)问考查图表反映的经济信息,考查学生读图、审图的能力。首先要回答出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都有增长,其次从增速来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总体上扬,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则总体下滑,从图中数据可以看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要低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第(2)问要求运用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知识,分析消费新趋势对汽车行业的影响。首先要从总体上回答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拉动经济增长;其次要具体分析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并与材料有机结合。答案:(1)①2008~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增长。②2008~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总体上扬,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总体下滑。③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低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2)①促进生产的发展,拉动经济增长。带来新的供给,推动产能扩张。②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导向作用,推动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③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带动与新型汽车相关产业的发展。④创造新的劳动力。产能扩张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及其主导作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013年海南卷,5)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我国强调实体经济重要性的根本原因在于()A.实体经济发展速度快,能够增强我国的综合经济实力B.实体经济产业关联性强,具有良好的带动作用C.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石,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起保证作用D.实体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体现我国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解析】重视实体经济发展,扎根经济根基。发达的实体经济是一个国家经济稳定发展的根基,也是面对危机冲击岿然不动的关键。说明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石,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起保证作用。C是从根本上重视实体经济的原因,正确;AB不是根本原因;D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选项表述错误。【答案】C(2013年江苏卷,9)中小企业是我国最具活力的企业群体,在GDP中的比重约为60%,提供了约70%的城镇就业岗位。自2011年以来,受需求不足、成本上升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中小企业的发展遇到较大困难。为此,国家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