湫头乡双佛堂村工作汇报双佛堂村党支部双佛堂村委会(2012年3月)一、基本村情及发展现状双佛堂村共7个村民小组,480户2170人,耕地面积3688亩,人均1.7亩,其中,山地2400亩,全村主要以苹果为主导产业,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666元,全村共有贫困户222户,1064人,其中,县委组织部XX县区机关工委帮扶34户,乡机关干部帮扶12户,帮扶贫困户中,因子女上学致贫11户,缺乏劳动技能20户,因残、因病致贫15户。(一)、新农村建设。双佛堂村在新农村建设中,依托便利的交通条件,坚持新建与改造相结合,环境整治与基础配套相结合,采取“农户单建、多户联建、统一开发”方式,打破村组界限,实施整体开发的总体思路,规划小康农宅500户,分三年实施。2010年建成小康农宅105户,2011年建成小康住宅164户,配套完成硬化22000平方米,安装太阳能路灯50盏,垃圾箱50个,修建排水渠1800米。目前,住户达到360户。(二)、产业开发。全村产业发展主要有三大产业,一是果产业,全村现有成园面积800亩,幼园500亩,去年果产业亩均收入5000元,果产业占人均纯收入比重的63%;二是劳务产业,劳务产业是该村的第二大产业,年输转劳动力500人,其中,就地消化200人,年创劳务收入1050万元;三是畜禽养殖,全村尚无规模养殖户,均为家庭零星养殖,牛存栏80头,猪存栏180头,养羊300只,养鸡2000只。(三)、基础建设。村级阵地建设,2010年配套建设占地5亩的集远程教育站点、农民文化娱乐休闲广场、科技培训于一体的农民培训中心1处,先后举办各类教育培训50多次,培训群众2000人(次);道路建设,经乡村两级积极协调努力,于2011年完成村道水泥硬化5.2公里;自来水入户,全村现有高位水塔3座,自来水入户率380户,入户率92%;全村建成能源沼气60户,建成卫生厕所50座;(四)、社会事业。全村现有党员54名,其中,女党员8第1页共4页名。全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完成97%,60岁以上享受养老保险人数227人;享受农村低保106户,370人;计划生育,落实节育措施6例,收缴社会抚养费9500元;有中小学校、幼儿园各1所,各种商业服务门店58家,卫生服务诊所6处。整体看,村上的发展还存在许多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一是自然因素的制约,虽然全村耕地总面积不小,但山地多、塬地少的自然条件严重制约了农业的规模化发展;二是区位条件的制约,受区位条件,特别是交通条件的制约,苹果主导产业活力不强,劳务输转水平较低,农民增收依然困难;三是基础投入的制约,乡村财政困难,新农村建设和基础设施投入难以充足,支持大发展、快发展的后劲不足,村容村貌改观难度大;四是思想认识的制约,受传统观念影响,群众对新科技、新技术的认识还很有限,导致产业发展单一,农业技术水平低下,经济发展后劲不足。二、2012年工作重点全村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县、乡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总基调,围绕新农村建设这条主线,坚持以基层党建为抓手,大力发展“苹果、草畜、劳务”三大产业,重点抓好“社区建设、市场建设、旧村改造”三项建设,实现“经济增速、农民增收”两大目标,努力推动全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一)、新农村建设。今年主要是对双二、双三组南罗公路沿线进行拆迁改造,向东拓展小康农宅30户,完成中心村彩门以东的改造和配套建设工作。目前,正在做拆迁工作,预计赶4月初可开工建设。(二)、产业开发。苹果产业,今年春季主要完成对双一组至张村段南罗公路沿线120亩栽植补植任务,秋季完成对马莲套村道两边沿线的栽植补植工作,加强苹果成幼园的管护,培育苹果产业带;劳务产业,全年培训群众劳务技术8场次600人(次),组织输转劳力700人;畜禽养殖,通过村上牵头组织,规模养殖户带动的办法,在车一组建成规模养殖小区1处,占地10亩,通过“小规模、大群体”的方式进行管理,带动全第2页共4页村养殖业发展;双垄沟播玉米,主要在双一组至张村段苹果栽植点进行规模化套种,完成双垄沟播玉米200亩,套种洋芋100亩。(三)、基础建设。社区建设,在村部西面建成双佛堂社区服务中心1处,1层10间,其中,社区办公用房5间,综合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