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城广场北路调研报告调研时间:2011年3月4日调研人员:唐守朕调研单位: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1、地理位置:“西间道”位于泉城路和黑虎泉西路间,现名:十字口(当地居民称);西临趵突泉北路,这个地段时应当是相当繁华重要的地段,是人们从泉城路通往泉城广场的另一重要通道。2、街道环境:①街道周边是以高大的建筑楼体,5~9层之间,高大的楼体将太阳光线遮挡,难以照射地面,据当地居民介绍,能受到阳光照射的时间是在夏季,而且时间还不是很长。②此街道多以外地居民为主,主要经营小型商店:专营店(彩票)、理发造型店、快餐店(金德利)、养生馆、酒店、宾馆,此外,在道路的中断有个商城;此街道也有重要的单位建筑:山东交通银行、山东轻工大厦、济南新业商厦。与泉城路相比,此街道与泉城路不和谐,需改造。3、感受:①进入该街道就感觉一个字:冷;两个字:风大。十字口是一个顺风口,据当地居民介绍,这个道路常年风大,是与其他街道相比最大的特点,冬天加上没有阳光,就给人感觉阴冷,让人呆不住,因此导致这个街道行走的人少。②此街道给人感觉宽大舒畅,道路的宽度在12米(含人行道,其中人行道宽2.3米),长度约77米,是非常舒适的一条街道。③虽说是舒适,但是让人提心吊胆,不仅这样,还感觉一个字:挤,十字口周边环境中竟然没有停车位。简直就是荒唐之极。所有的车辆停靠在路的两边,占据了路的大半部分,人从这里走都会小心翼翼,因为时不时的会来一辆车停靠路旁。4、道路边墙面:①进入道路后,映入眼帘的是墙体上乱成麻的电线,不仅影响环境而且也增大了周边的安全隐患,加上几片生锈的钢铁条,显得很难看。②建筑墙体上,大面积的墙皮掉落让人感觉恐惧。③人为的破坏:墙面显得很平淡,这就减少了人对墙面破坏的意识,到处乱涂乱画。第1页共19页5、道路边小设施。①道路边还存在一些小设施,不禁让人感觉杂乱而且还阻塞交通。②让人惊叹的是竟然此道路没有一点绿化设施存在。成了完完全全的硬物质。6、地价。据当地居民说地价很贵,主要是以租住为主,具体地价也不是很清楚。考察总结:“西间道”一地,给我的感觉就是两个字:浪费。路很广,周边路人多,周边环境好,又处于繁华地段,为什么没有人进入这条街。这是值得思索的问题,其中,这些问题就有以上考察的内容存在,这是繁华地段上的一块废弃点,但是也不能完全说废弃,因为它已经不是道路的主要功能了,它已经接近于“停车位”了。所以这条街需进一步优化改造。第二篇:济南泉城路城市调研报告关于泉城路的城市调查研究报告城市调查研究报告——一、考察地点介绍北边的轴线为进老东门的大明湖路,南面轴线即为泉城路。它位居济南老城,一举一动都牵着老城的神经。作为XX市内环线内三大东西交通干道之一,连接着城市的东西两翼;它是泉城特色标志区内最重要的枢纽,山、泉、湖、城环绕四周。二、考察对象介绍泉城路长1570米,宽50米,属于省城最大的一条商业街,它集政治、文化、商业、旅游等功能于一体,是济南旧城东西两条轴线之一。它是一条文化的街道,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济南最古老的商业街——芙蓉街,就位于泉城路上。2001年泉城路进行改造,并成为济南最繁华的商业街。它是济南20世纪以来商业发展的见证和代表,承载着济南商业发展繁荣的梦想,寄托着从政府官员到普通市民的厚望。三、道路空间相关要素的分析1、比例泉城路的高宽比在各个具体路段不太一样,总体来说还是较为理想的控制d/h在1.5~3之间,给人最舒适的视觉感受。因为整条泉城路不可能做到统一规划建筑立面高度,也有部分第2页共19页沿街建筑距离道路边线过近,封闭感很强。也有一部分d/h的值超过了3,不存在围合感。2、线性泉城路的线性是直线型,这样的道路方向明确,视线通畅,交通流量和速度平稳,基础设施和市政路线铺设便捷。3、沿街的建筑与立面我们都知道建筑的垂直界面对行人的空间影响非常大。首先,建筑功能在一关于泉城路的城市调查研究报告定程度上制约着道路氛围的的形成。其次,建筑屋顶轮廓线是构成道路景观的重要因素,相对一致的的建筑高度易于使人产生统一整体感。为了产生宽裕的道路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