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4年读二十一世纪的管理挑战有感VIP免费

2024年读二十一世纪的管理挑战有感_第1页
1/3
2024年读二十一世纪的管理挑战有感_第2页
2/3
2024年读二十一世纪的管理挑战有感_第3页
3/3
读二十一世纪的管理挑战有感读《二十一世纪的管理挑战》有感第一章谈的是管理的新范式。作为初学者的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们是如此的幸运并且不幸;幸运的是我们处在一个知识更新的年代,我们涉及的管理思想,范式都已经是最新的了,而且为现代所认同。不幸的是我们总感觉是被动的接收,类似历史一样的管理知识。说实话没有看第一章我根本不知道原先有人提出假设:管理就是企业的管理,还有很多现在已经不适用的假设。我只想说:提出假设远比证实其正确与否难得多。我们不能因为他的假设现在已经被证实是错误的,就否认这个假设在当时的年代带来多大的作用,换句话说就是他们的假设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就是"真理"。第一章我摘抄了四句话。1最高层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接班人选择的问题。2非客户占70%以上,更应该值得企业的关注。3企业关系靠经济利益维护而不是法律。4效绩定义的考量因素。管理不是管人,而是使人发挥更大的作用。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于是否拥有一套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因为他们不仅是管理者更是领导变革和创造的先锋。高层管理者(领导者)接班人选择直接关系企业的发展。是采用官僚组织的程序。还是采用竞争程序。哪一种更有利。目前我不能给出明确的答案。非客户所占数目之多给我们的启示就是。保持自己现有的竞争优势,同时不断开发新产品。当然这是建立在企业发展战略和企业现实状况之上的。经济利益维护的关系最有力。换句话说。你和别的企业签订合约,最直接的因素就是有利可图。最后的一纸合约不过是"最终产物"只要经济利益关系破除,违背合约的例子也还是有的。最后谈谈效绩定义。一般定义只是在现有的成果上进行分析,而不考虑(很少考虑)为什么有那么多非成功品。产品好坏最有评价权是客户,他们的反映才是我们衡量效绩的重点。有很多企业特别是制造业衡量他们的效绩仅仅是"成本分析法",第1页共3页不关注数据以外那些难以衡量的东西。或许他们也想关注,也想衡量,只是时间和水平不允许。第二章讲述了许多新的必然趋势。至少在几十年前这些确实是一种预见性的趋势。这一章提到了管理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是影响人的重要因素,它的影响力远远超过自然科学。在此之前我没考虑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那个对人的影响比较大。在这一章我找到的明确的答复。新的必然的趋势很难把握,一旦你抓住了并且做出了最正确最快的判断,一定会有所创造。趋势没有被把握住就会变为事实,所以这考验的是领导者的敏锐度。第二章我只摘抄了一句话:经济现实与社会现实分离。换句话说:政治对经济约束力越来越小。这也意味着企业需要越来越高的活力和创造力。第三章谈的是变革。看这一章给我的感受就是距离感。管理大师在和我谈变革动力和阻力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这些在课本上都学过甚至背诵过,可是那有什么用。空谈理论没有实践,总会让我觉得距离感甚至不真实。"领导者经常会把具体行动取代行动计划"因为人的能力有限,或者是顾及自己的经济利益,制约了本应该有创造力的想法被提出。变革真正的阻力是人心理的阻力。我欣赏那种义无反顾的变革者,因为他们必定能力非凡,魅力卓越,这些在现实中很少见。第四章谈的是信息挑战。我们目前利用信息网络分析更多的是"数据而不是信息"。计算机仍然替代不了人的作用。因为有些东西难以量化,数据衡量不了就需要人进行分析,概述,然后做出判断。如何更好的利用计算机获得更多的优势。目前已经有成功的想法被运用就是利用网络改进销售渠道。第五章第六章给我很大的感触,因为让我觉得离我很近,更加符合现实。自我管理,自我控制真的很难,但是我们必须去思考也必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我的优势是什么。我如何做事。我属于哪里。我的价值观是什么。如果价值观和工作的原则冲突了,我该如何选择。这些问题,让我陷入迷茫,因为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些第2页共3页话题,有一点点意识,还是不清不楚的。那我先从自我认识开始说起。我的优势是能很快的融入新的角色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很好地处理好人际关系。我有时过分自信,而这种自信有时让我鄙视自己。专业知识掌握的不够,却能如此不屑某些东西,说实话就是一种浅见。让我自己都觉得自己费解。...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24年读二十一世纪的管理挑战有感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