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的基本性质杨河完小杨柏光教学目标:•1.了解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探索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2.通过观察、猜测、举例验证、归纳等数学活动,经历探究比例基本性质的过程,体验比例基本性质的应用价值。•3.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知识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要看它们的比值是否相等。判断下面的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610∶和915∶31︰216︰4和610∶和915∶所以610∶和915∶能组成比例.因为610∶=35915∶=35=353531︰216︰4和31︰2=因为16︰4=1612416≠124所以不能组成比例。31︰216︰4和做一做填空如果两个比的比值相等,那么这两个比就能()比例.一个比例,等号左边的比和等号右边的比一定是()的.组成相等2.4︰1.660︰40=内项外项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指出下面比例的外项和内项。4.52.7=106∶∶2131∶=64∶外项外项内项内项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2.4︰1.660︰40=外项内项外项积是:2.4×40=96内项积是:1.6×60=962.4:1.6=60:40计算下面比例的外项积和内项积.4.52.7=106∶∶610∶=915∶做一做213121312131∶=64∶43410.6∶0.2∶=4.5×6=27外项积:内项积:外项积:内项积:外项积:内项积:外项积:内项积:2.7×10=276×15=9010×9=9021×4=231×6=20.6×41=0.150.2×43=0.152.4︰1.6=60︰40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交叉相乘2.4×40=1.6×602.41.6=6040比例的基本性质。应用比例的意义或者基本性质,判断下面的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69∶和912∶因为:69∶=32比例的意义:32≠43912=∶43所以:69∶和912∶不能组成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因为:6×12=729×9=8172≠81所以:69∶和912∶不能组成比例.0.5×2=()×()0.55=0.2225︰12=35︰34×=()×()25348︰25=40︰125()×()=()×()试一试50.2123581252540小游戏:任意说出四个10以内的自然数,看看它们能不能组成比例。3、2、5、6不能组成比例。小游戏:任意说出四个10以内的自然数,看看它们能不能组成比例。2、3、4、6能组成比例。把下面的等式改写成比例:(1)3×40=8×15(2)2.5×0.4=0.5×238=1540315=840408=1534015=83::::::::83=4015840=315153=4081540=3:8:::::::课外延伸:课堂小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哪些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