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基础医疗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部队基础医疗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基层部队的卫生队是军队医疗系统中最基础的医疗机构。卫生队门诊医师的工作直接关系到官兵的心身健康和部队非战斗力减员的保障情况。由于基层卫生队客观上存在医疗条件的限制和医生专业技术的缺陷。在部队官兵中往往流传着“看病难,吃药难;大病看不了,小病看不好”等现象。因此,如何加强基层卫生队的医疗条件,提高基层医生的诊治水平,改变在官兵心目中的现象,切实发挥基层卫生队和医生的作用等问题亟待解决。这是适应当前新军事变革深入发展的需要,也是贯彻落实基层卫生规范化管理的需要。现将上述问题作一分析探讨,并结合工作谈几点认识体会,以供参考。1基层卫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1.1医疗条件的客观限制基层卫生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基本医疗设备不全。一般的基层卫生队往往并不缺乏基本的医疗设备,如b超仪、x光机、心电图机和牙科综合治疗机以及最基本的血液化验等仪器。但多数由于设备太老、或已损坏以及无相应的操作人员导致资源配置的闲置浪费。门诊医师只能借助听诊器、血压计和温度计进行最基本的生命体征监控。长久以来给部队官兵造成卫生队医疗条件太差,无法实施任何一种检查的印象。更有甚者,本单位给予了必要的检查,患者却对检查的结果产生质疑,要求进一步送上级医院检查。1.3医师和官兵存在的心理问题随着新时期社会的发展,官兵的心理压力越来越突出。一是个人成长进步过程中面临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产生的心理困惑;二是自身确有疾病,因基层卫生机构长期以来的影响使疾病得不到及时治疗所产生的心理负担;此外,医生诊治主观上的不确定也会加重患者原有的心理疾患。有些疾病医生原本诊断正确,但无辅助检查的支持,不敢针对病情给药。导致前来看病的官兵不能给予及时的处理,或经处理后症状未及时缓解,加之由于上述问题给官兵心理上造成的长期印象。这样,患者的害怕、恐惧心理将会越发加重,临床症状也会随之表现得越来越重。医生如果没有较高的医疗第1页共3页技术和心理素质,看到这种情况就更加不敢用药,显得慌乱。这在医患之间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使得原本可以处理治疗的疾病要送往大医院。一旦患者到了大医院,因大医院的设备齐全、医生的医疗技术水平高,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度较高,心理也就得到了放松,病情也就觉得好转。这就是为什么同样的医生在大医院坐诊和在基层门诊坐诊的效果不同和同样的药物在大医院用在患者身上有效,而在基层卫生队用在患者身上效果却不明确的原因之一。2改善部队基层卫生工作的应对措施针对以上存在问题,我们认为应提高认识,增强深化基层卫生规范化管理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充分发挥现有的人力、物力资源,使卫生资源得到有效的配置,人才得到有效的利用。在现有的条件下,使基层卫生机构发挥出真正的优势作用,切实为部队官兵的心身健康服务,而不是一个空架子。另外,尤其要加强对部队官兵的心理疏导,改变原基层卫生队在官兵心目中的印象。2.1完善基本医疗仪器的配备领导重视,加强基础卫生设施的建设,营造一个良好医疗氛围,让部队官兵真正感受到一种医院的感觉。逐步配备完善各种适宜医疗设备以方便部队官兵的需要。结合《军队基层建设纲要》第二条基层经常性主要工作中提到的[2]:搞好卫生防病防疫工作,落实卫生管理和疫情报告制度,上好卫生课,提供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定期组织官兵体检,对伤病员及时送诊。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经常检查卫生,保持环境整洁,防止传染病流行和食物中毒。将基层卫生规范化管理落实到实处,而不是单纯的健全几项条令条例制度和制定几部队基础医疗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第2页块招牌完事。大力开展卫生常识教育,消除卫生队在官兵眼中医疗设施差,医生技术水平低的负面影响。2.2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基层卫生队伍的业务素质,深化基层卫生规范化管理,人才是关键。重视和完善卫生干部继续教育机制,认真落实卫生干部继续教育管理制度,强化继续教育管理意识。从加强卫生人员的教育培训和管理力度入手,对卫生人员定期交流培养,提高其业务技能和诊治水平。在通晓全第2页共3页科的基础上有选择地进行专科需要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