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4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考点1渗透作用原理及应用4.(2015海南单科,10,2分)取生理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新鲜叶片若干,去除主脉后剪成大小相同的小块,随机分成三等份,之后分别放入三种浓度的蔗糖溶液(甲、乙、丙)中,一定时间后测得甲的浓度变小,乙的浓度不变,丙的浓度变大。假设蔗糖分子不进出细胞,则关于这一实验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前,丙的浓度>乙的浓度>甲的浓度B.乙的浓度不变是因为细胞内蔗糖浓度与乙的浓度相等C.实验中,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的水分移动属于易化扩散D.甲、丙的浓度变化是由水分在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移动引起的答案D本题主要考查渗透作用的知识。根据题干信息可推断一定时间后甲的浓度变小是因为叶片失水,乙浓度不变说明乙的浓度与叶片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相等,丙浓度变大是因为细胞吸水,由此推断,实验前,丙的浓度<乙的浓度<甲的浓度,A、B错误,D正确;实验中,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的水分移动属于扩散,C错误。5.(2014课标Ⅰ,4,6分)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B.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C.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答案B红色花瓣与白色花瓣相比,其细胞液中因含花青素而呈现红色,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A正确;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使原生质层呈现绿色,与无色的细胞液形成鲜明的对比,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B错误;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可能不同,因此,放在同一浓度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的程度可能不同,C正确;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含有色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D正确。考点2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10.(2013浙江理综,2,6分)某哺乳动物神经细胞内外的K+和Na+浓度见下表。下列属于主动转运的是()细胞内浓度(mmol·L-1)细胞外浓度(mmol·L-1)K+140.03.0Na+18.0145.0A.K+经钾离子通道排出细胞B.K+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C.Na+经钠离子通道排出细胞D.Na+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答案D本题主要考查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由表中数据可知:细胞内的K+浓度高于细胞外,K+经离子通道以易化扩散的方式排出细胞;细胞内Na+浓度低于细胞外,Na+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以主动转运的方式排出细胞。11.(2013浙江会考,11,2分)下列关于易化扩散的叙述,正确的是()A.需要消耗ATPB.需要借助载体蛋白C.只能从细胞内向细胞外运输D.只能从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运输答案B易化扩散的转运动力来自膜两侧的浓度差,转运方向是从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的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不需要消耗能量,故选B。12.(2012浙江理综,1,6分)人体肝细胞内CO2分压和K+浓度高于细胞外,而O2分压和Na+浓度低于细胞外,上述四种物质中通过主动转运进入该细胞的是()A.CO2B.O2C.K+D.Na+答案C此题考查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O2、CO2等气体通过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A、B不符合题意;许多离子和一些较大的分子如葡萄糖等,可以借助载体蛋白顺浓度梯度进出细胞,称为易化扩散,本题中的Na+就可以通过易化扩散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D不符合题意;K+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逆浓度梯度运输,需消耗能量,为主动转运,C符合题意。3.(2017江苏单科,22,3分)如图为植物光合作用同化物蔗糖在不同细胞间运输、转化过程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多选)()A.蔗糖的水解有利于蔗糖顺浓度梯度运输B.单糖逆浓度梯度转运至薄壁细胞C.ATP生成抑制剂会直接抑制图中蔗糖的运输D.蔗糖可通过单糖转运载体转运至薄壁细胞答案BCD本题主要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载体的特点等知识。分析题图可知,蔗糖由伴胞经胞间连丝顺浓度梯度运输到筛管,由此可推测蔗糖的水解保证了蔗糖浓度差的存在,有利于蔗糖顺浓度梯度运输,A正确;依图解看出蔗糖水解成单糖后顺浓度梯度经单糖转运载体运输至薄壁细胞,B错误;从图解中可确定蔗糖的运输为被动运输,不消耗ATP,因此ATP生成抑制剂不会直接抑制图中蔗糖的运输,C错误;由于载体具有特异性,所以蔗糖不能通过单糖转运载体转运至薄壁细胞,D错误。4.(2014上海单科,21,2分)以紫色洋葱鳞叶为材料...